【岐黄之术】

支气管扩张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常××,女,22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学员。

【病史】患者五岁出麻疹时,曾合并肺炎。其后常吐浓痰,并转为咳血。1970年,经北京几家医院会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先后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治疗,咳血基本控制,但经常头痛,时发高烧。医院多次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未接受。病情逐渐加重,终于不能坚持学习,从某军医学校休学。1978年5月2日来诊,按太阳证温病论治,两月余基本治愈。

【初诊】头昏头痛,身热而不恶寒;手心灼热,汗出,心烦,渴喜凉饮。咳嗽,频频吐大量浓黄稠痰,便秘,睡眠不安。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脉洪数。此系温病伏邪为外感所触发,并上犯肺经所致。法宜宣肺泄热,降逆止咳。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杏仁24克 石膏60克 甘草18克 葶苈子10克 川贝15克

【辨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仲景在此提出不恶寒而渴,与恶寒而不渴,作为辨别温病与伤寒之标志。本例患者,虽身热头痛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而渴,故当属温病。因伤寒传变化热,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虽病在表而热邪伤津,故渴。同时伤寒为寒邪,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为阳邪,故发热而不恶寒。此例温病,邪热壅肺,病根已深,肺失宣降,故咳甚,吐浓痰;蕴热日久,必伤血络而致咳血。参之舌象,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亦与上述印证相符;而两颧属肺,湿积于肺,日久不得宣化,内聚成痰,外现于面,故形成两颧黑斑也。据此,立法处方,服药十剂,咳嗽与浓痰减,手心灼热,头痛心烦,睡眠不宁等均有好转,面红亮亦稍退。

【二诊】痰、咳、烦、热等虽有好转,但舌质仍鲜红,苔黄少津,便秘,时有发热,此郁热虽衰而津液未复。宜守原法,兼顾生津润燥以养阴。以麻杏石甘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杏仁18克 石膏60克 竹叶10克 麦冬12克 甘草3克 桑皮15克 川贝15克 黄芩10克 知母12克 荷叶12克 三剂

服三剂后,发热、便秘、头昏、咳吐浓痰等显著好转。原方损益又服十剂。

【三诊】舌质红、苔白润,偶尔尚吐稠痰。上述诸证悉减,两颧黑斑基本消退,病已显著好转。为祛多年余邪,宜养阴清肺,以善其后。自拟养阴清肺汤主之。

处方

桑皮12克 杏仁12克 川贝10克 橘红10克 麦冬12克 白芍12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甘草3克

1979年2月25日追访患者,其家长告之,患者已于1978年秋复学,情况一直很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1. 支气管扩张《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 支气管镜检查法《耳鼻咽喉外科学》
  3. 支气管扩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4. 支气管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5. 支气管扩张《百病自测》
  6. 支气管肺炎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7. 支气管扩张《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8. 支气管肺炎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9. 支气管扩张《病理学》
  10.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11. 支气管扩张《胸外科学》
  12.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3. 支气管扩张症《放射诊断学》
  14. 支气管肺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15. 支气管扩张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6. 支气管断裂伤的X线检查《急诊医学》
  17. 支气管扩张症《老年百病防治》
  18. 支气管《组织学与胚胎学》
  19. 支气管扩张症《呼吸病学》
  20. 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 支气管扩张症和肺不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支咳《中医词典》
  23. 支气管哮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4. 支节烦疼《中医词典》
  25. 支气管哮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6. 支节烦疼《中医名词词典》
  27. 支气管哮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8. 支节《中医词典》
  29. 支气管哮喘《百病自测》
  30. 支沟(一名飞虎)《针灸大成》
  31. 支气管哮喘《手穴手纹诊治》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