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书籍目录

李某某,女,42岁

【初诊】

腹痛如绞,难以忍耐,每日必作,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形如羊矢。病已10余年。曾经腹部手术,术后肠粘连较重。面色苍黑,舌红苔黄根厚,脉象沉弦滑数,按之有力。性情急躁,夜寐梦多。此肝郁化火。疏泄不利,肠间燥矢,阻碍气机,不得升降,故腹痛阵作,痛则如绞。先用疏调,令气机通畅,大便则下而痛止矣。

柴胡6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炒枳壳6克,龙胆草3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瓜萎仁30克,七剂

【二诊】

药后大便即通,仍较干,腹痛减缓。据述多年以来,大便干结难下,数日一行,凡便通之日,腹痛即轻,若无大便,其痛必重。此传化之病,继用疏调三焦方法。

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5克(后下),瓜蒌仁30克,炒枳壳6克,厚朴6克,川楝于10克,元胡10克,防风6克,七剂

【三诊】

大便二日一行,腹痛之势大减,心中烦急渐轻,夜寐亦安。病已久延,宜用丸药调理。并须坚持运动。每日散步早晚各1次1~2小时。若能坚持,可望大便复常,腹痛渐止。

丸药方柴胡10克,升麻10克,防风10克,川楝子20克,元胡20克,厚朴10克,枳枳壳10克,枳实10克,白术20克,本香10克,青陈皮各20克,黄芩20克,龙胆草10克,焦三仙各30克,水红花子30克,大腹皮30克,槟榔30克,大黄30克,芒硝2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服1丸,每日早晚各1次,以便通为度,若不知,可加至2、3丸。

患者依法配药1料,服之大便逐渐转为正常,腹痛渐轻,其问坚持运动锻炼,一年后腹痛消失。

【按】:患者腹痛,大便干结,便后痛减,说明疼痛是由便结引起的。当治便结,便通则痛止。其面苍,脉沉弦,性急暴,为肝经郁火,用柴胡、黄芩、川楝子泻之;便结为传导之证,疏调三焦,用焦三仙、水红花子大腹皮、槟榔;热结便坚,用大黄、瓜萎仁攻之润之。先用汤剂救急,待证缓,制丸药缓图之。并辅以运动锻炼,以促进肠蠕动,持久以收全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书籍目录
  1. 肠粘连《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2. 肠运动异常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肠痔《千金翼方》
  4. 肠痈主方《外科启玄》
  5. 肠痔《千金翼方》
  6. 肠痈痔论《外科集验方》
  7. 肠痔《圣济总录》
  8. 肠痈治验《一得集》
  9. 肠痔《中医词典》
  10. 肠痈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1. 肠痔《扁鹊心书》
  12. 肠痈证(外科理例 下)《古今医统大全》
  13. 肠痔大便《针灸聚英》
  14. 肠痈验方酒煎红藤饮《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5. 肠痔大便部《神应经》
  16. 肠痈验方酒煎红藤饮《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7. 肠痔大便门《针灸大成》
  18. 肠痈痛《明医指掌》
  19. 肠痔方一十五首《外台秘要》
  20. 肠痈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21. 肠痔候《诸病源候论》
  22. 肠痈其一《经方实验录》
  23. 肠痔下血《金匮翼》
  24. 肠痈其三《经方实验录》
  25. 肠痔下血《奇效简便良方》
  26. 肠痈其二《经方实验录》
  27. 肠痔下血方《普济本事方》
  28. 肠痈秘方《华佗神方》
  29. 肠痔有虫《急救广生集》
  30. 肠痈门主方《疡医大全》
  31. 肠中虫出《古今医统大全》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