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待查
陈某,男,24岁
1991年4月3日初诊。自觉头晕乏力,心慌,经检查:Hb:8g/dl、RBC;2,85~10 9/mm3,诊断为贫血待查。经治疗2
月余,Hb反下降至5,5~6g/dl.怀疑为再障。经病友介绍,求赵老医治。诊见患者面者面色眺自,头目眩晕,周身乏力,饮食不佳,心慌气短,动则汗出,心烦急躁,失眠梦多。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细数。Hb:6g/dl、RBC:3,0×10。/mm3,Bp;80/60mmHg。
辨证:肝胆郁热,气机阻滞。
治法:宣郁清热,调畅气机。
方药: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0.5克,川楝子6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竹茹6克,枳壳6克,半夏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7剂。停服其他药物,饮食清淡,每天早晚慢步行走1~2小时。
【二诊】
自觉症状减轻,精神较好,力增,血红蛋白已升到7克,仍梦多。上方去大黄、川楝子、大腹皮、槟榔,7剂
【三诊】
血红蛋白升到8克,余症皆减。继用前方加减。
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黄0.5克,雷丸10克,使君子10克,竹茹6克,枳壳6克,生牡蛎20克,7剂。
经上方加减继服4周后,5月15日再次化验;Hb130g/dl、RBC 4,4×10 9/mm3,Plt 150×10 9/mm3、BP 110/70mmhg。面色红润,饮食佳,余症皆除而告愈。
【按】,贫血属于“血虚”、“虚劳”范畴,传统治疗以滋补为原则。而老师治疗本病,则强调在脉、舌、色、症、化验检查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看到贫血就认为是虚证。该患者头目眩晕,面色眺白,周身乏力,心慌气短,动则汗出,血红蛋白低等均表现出虚损之象。而脉沉弦细数,舌红,心烦急躁,失眠梦多等症,又为肝胆郁热之象。当以何为主?老师说:虚实之辨,微细在脉。脉沉主里病,弦主肝郁,数为热,细主阴伤。舌红乃为热郁可知,苔白腻乃为气机不畅之征。观其以前用药,皆为滋补之剂,滋补则壅滞助热,故疗效不显。因此老师用升降散调整气机之升降}配川楝子、枳壳舒肝解郁,清肝经之热;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大腹皮、槟榔、枳壳、焦三仙、水红花子消食导滞,有助于脾胃之升降。老师着重于降胃气,以利于脾气上升。半夏、枳壳、竹茹清胆之热而和胃安神。诸药相合,服之病愈。另外饮食清淡和走路锻炼,也有利于气机升降和造血功能的恢复。

- 贫血待查《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贫血《血液病学》
- 贫血合并妊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贫血《病理生理学》
- 贫治法《石室秘录》
- 贫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频服《中医名词词典》
- 贫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频数表的编制与频数分布《医学统计学》
- 贫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频数表法《预防医学》
- 贫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品产《中医词典》
- 贫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品行《古今医彻》
- 贫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品胎《中医词典》
- 贫富祸福《养老奉亲书》
- 品药制方治病解《目经大成》
- 贫富祸福《养老奉亲书》
- 牝(pìn聘)脏《中医词典》
- 贫富祸福《古今医统大全》
- 牝户《中医词典》
- 拼音W 第二篇《中医词典》
- 牝驴尿《千金翼方》
- 撇列角儿《饮膳正要》
- 牝门《养生导引秘籍》
- 苤蓝《滇南本草》
- 牝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牝疟《四圣心源》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彭建中 扬连柱 编著 赵绍琴 审阅
- 序
-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
- 风温
- 春温
- 暑温
- 湿阻
- 凉遏
- 寒凝
- 冰伏
- 附: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 湿温
- 伏暑
- 秋燥
- 冬温
- 春温
- 痄腮
- 大头瘟
- 烂喉(疒丹)痧
- 温毒
- 高热昏迷
- 昏迷
- 麻疹
- 肺痈
- 咳嗽
- 咳喘
- 咳血
- 失音
- 鼻鼽
- 鼻痔
- 胃脘痛
- 胁痛
- 腹痛
- 呕吐
- 痢疾
- 泄泻
- 便秘
- 眩晕
- 头痛
- 心悸
- 胸痛
- 嗜睡
- 失眠
- 耳聋
- 癫痫
- 振颤
- 发斑
- 齿衄
- 鼻衄
- 臌胀
- 癌
- 瘿
- 消渴
- 黑疸
- 肥胖
- 阳痿
- 阳强
- 痹证
- 淋证
- 遗尿
- 尿血
- 水肿
- 关格
- 腰痛
- 皮肤搔痒
- 喘逆
- 经期发热
- 崩漏
- 闭经
- 头汗
- 少年白发
- 脱发
- 牙疳
- 白疙
- 头疮
- 赘疣
- 腹部漏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