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
邢某某,女,38岁
【初诊】
腰痛半年有余,经某医院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持续不降,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西医建议激素治疗,患者惧而未服。后就诊于某中医,令服六味地黄丸3个月。尿蛋白增加为(++),腰痛加剧。诊脉濡滑且数,舌红苔白而润,一身疲乏,夜寐梦多,腰痛不能自支。湿邪阻滞,热郁于内。先用清化湿热方法,兼以和络。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腰痛轻减,精神好转,气力有增。尿常规化验:蛋白+,白细胞1~2。舌红苔白,脉象满数,仍用前法进退,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三诊】
腰痛续减,精力日增,每日步行2~3小时,不觉疲劳。饮食增加,是为佳象,然则仍需慎食为要,不可恣意进食。继用前法。
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白芷6克,生地榆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四诊】
近困饮食不慎,食牛肉一块,致病情加重,腰痛复作|夜寐不安,躁常规蛋白抖,颗粒管型0~2。脉象滑数,舌红苔白根
厚。再以疏调三焦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独活10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1克,七付
【五诊】
药后大便畅行,舌苔渐化,脉象濡软,腰痛渐减,夜寐得安,尿常规化验蛋白+,颗粒管型消失。病有向愈之望,然饮食寒暖,诸宜小心。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大黄1克,七付
上方续服两周后,尿蛋白转阴。腰痛消失。后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治疗半年,尿蛋白保持阴性,腰痛未作,精力日增,未再反复。
【按】:腰为肾之府。腰痛为慢性肾病的常见症状。过去常常把长期慢性腰痛或腰酸看作是肾虚的特征,用补肾的方法治疗,如六味丸,八味丸之类。这是一种医学认识上的误区。慢性肾病的腰痛决不是肾虚,而是湿郁热阻滞经络,致络脉不通所致。若用补法,必致加重。本例前医就把肾炎当肾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三个月致病情加重。赵师根据其脉象濡滑而数,舌红苔白而润,夜寐梦多等征象,辨其为湿阻热鄯,用疏风化湿,凉血化瘀通络之方,服之七付,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其后的治疗过程中始终以此法加减,终于获得痊愈。可见,慢性肾炎并非肾虚,慢性腰痛也并非全属肾虚。古人虽有肾主虚之说,并引申为肾无泻法,但其说不过是从肾主生殖发育这一角度去认识的。古人认为,肾藏真阴真阳,为人身先天之本,发育之根,从这个角度认识肾的功能,说肾无实证,只能补不能泻,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把这一理论套用到治疗一切肾病。尤其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等属于泌尿系统的疾病,其与生殖生长发育等毫无关系。其发病往往与反复感染有关,按照中医的病因与发病的观点,其属于外邪内侵,久留而不去,深入血分,形成血分伏邪,即邪气郁久化热,灼伤络脉,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血热妄行之症,或为湿热阻滞经络,作肾虚补之则犯了实实之戒澈凡治肾病者不可不知此慢性肾病非虚之论也。
-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慢性肾小球肾炎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慢性肾炎《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慢性肾小球肾炎《老年百病防治》
- 慢性肾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慢性肾小球肾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慢性肾炎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 慢性肾衰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慢性肾炎合并妊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内分泌学》
- 慢性肾炎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慢性肾盂肾炎《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胸腔积液《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慢性肾盂肾炎《病理学》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
- 慢性肾盂肾炎《肾脏病学》
- 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病学》
- 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呼吸病学》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生理学》
- 慢性水臌证《余无言医案》
- 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百病防治》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营养学》
- 慢性损害《预防医学》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生物化学》
- 慢性胃病250例舌苔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慢性肾功能不全,双肾萎缩《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慢性胃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理学》
- 慢性胃炎《百病自测》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彭建中 扬连柱 编著 赵绍琴 审阅
- 序
-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
- 风温
- 春温
- 暑温
- 湿阻
- 凉遏
- 寒凝
- 冰伏
- 附: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 湿温
- 伏暑
- 秋燥
- 冬温
- 春温
- 痄腮
- 大头瘟
- 烂喉(疒丹)痧
- 温毒
- 高热昏迷
- 昏迷
- 麻疹
- 肺痈
- 咳嗽
- 咳喘
- 咳血
- 失音
- 鼻鼽
- 鼻痔
- 胃脘痛
- 胁痛
- 腹痛
- 呕吐
- 痢疾
- 泄泻
- 便秘
- 眩晕
- 头痛
- 心悸
- 胸痛
- 嗜睡
- 失眠
- 耳聋
- 癫痫
- 振颤
- 发斑
- 齿衄
- 鼻衄
- 臌胀
- 癌
- 瘿
- 消渴
- 黑疸
- 肥胖
- 阳痿
- 阳强
- 痹证
- 淋证
- 遗尿
- 尿血
- 水肿
- 关格
- 腰痛
- 皮肤搔痒
- 喘逆
- 经期发热
- 崩漏
- 闭经
- 头汗
- 少年白发
- 脱发
- 牙疳
- 白疙
- 头疮
- 赘疣
- 腹部漏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