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论

《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

歧伯曰:『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已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①。邪干厥阴大气,身温犹可刺之②,刺足少阳之所过③。咒曰:「太上元君,郁郁青龙,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诵三遍,次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诵三遍,次想青龙于穴下,刺之可徐徐出针,亲令人按气于口中,腹中鸣者可活;次刺肝之俞④,咒曰:「太微帝君,元英制魂,贞元及本,令人青云」。又呼三魂名如前三遍⑤。

①肝虚、天虚、又遇出汗,是谓三虚。神游上位,左无英君,神光不聚,白尸鬼至,令人卒亡。②目有神采,心腹尚温,口中无涎,舌卵不缩。③丘墟穴、针三分。④九椎下两旁。⑤针三分,留三呼,次进一分,留三呼,复退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针,气及复活。

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

令人暴亡①。可刺手少阳之所过②。咒曰:「太乙帝君,泥丸总神,丹无黑气,来复其真。」诵三遍,想赤凤于穴下③。复刺心俞④,咒曰:「丹房守灵,五帝上清,阳和布体,来复黄庭。」诵三遍⑤。

①舌卵不缩、目神不变。②阳池。③刺三分,留一呼,次进一分,留三呼,复退留一呼,徐出扪穴,即令复活。④五椎两旁。⑤刺法同前。

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①。又遇土不及,青尸鬼犯之,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②。咒曰:「常在魂庭,始清太宁,元和布气,六甲及真。」诵三遍,先想黄庭于穴下③。复刺脾俞④,咒曰:「大始干位,总统坤元,黄庭真气,来复游全。」诵三遍⑤。

①智意二神,游于上位,故曰失守。②冲阳。③刺三,留三,次进二,留一呼,徐徐出,以手扪。④十一椎下两旁。⑤刺三,留二,进五,动气至,徐出针。

人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令人

暴亡。可刺手阳明之所过①。咒曰:「青气真全,帝符日元,七魄归右,今复本田。」诵三遍,想白虎于穴下②。复刺肺俞③,咒曰:「左元真人,六合气宾,天符帝力,来入其门。」诵三遍④。

①合谷。②刺三,留三,次进二,留三,复退,留一,徐出,手扪。③三椎下两旁。④针一分半,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一呼,徐出,手扪。

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人正气,吸人神魂,致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①。咒曰:「元阳肓婴,五老及真,泥丸玄华,补精长存。」想黑气于穴下②。复刺肾俞③,咒曰:「天玄日晶,太和昆灵,贞元内守,持入始清。」诵三遍④。

①京骨。②刺一分半,留三呼,进三分,留一呼,徐出针扪穴。③十四椎下两旁。④刺三分,留三呼,进三分,留三呼,徐徐出针扪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大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1. 刺法论《针灸大成》
  2. 刺法《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3. 刺法论《素问悬解》
  4. 刺法《中医词典》
  5.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黄帝内经·素问》
  6. 刺法《黄帝内经太素》
  7. 刺法启玄歌《针灸聚英》
  8. 刺儿菜(《本草拾遗》)《中医饮食营养学》
  9. 刺法启玄歌(六言)《针灸大成》
  10. 刺毒肿痛《孙真人海上方》
  11. 刺法启玄歌(五言)《针灸大成》
  12. 刺常人黑白肥瘦《针灸大成》
  13. 刺法四条《伤寒贯珠集》
  14. 刺常人《针灸素难要旨》
  15. 刺分四时逆则为害《类经》
  16. 刺病奇书二百七十七法《针灸神书》
  17. 刺风《圣济总录》
  18. 刺避《针灸素难要旨》
  19. 刺风《中医词典》
  20. 刺避《古今医统大全》
  21. 刺风候《诸病源候论》
  22. 刺弊《针灸素难要旨》
  23. 刺腹满数《黄帝内经太素》
  24. 刺 皮《本草求真》
  25. 刺害《类经》
  26. 《中医词典》
  27. 刺寒热《类经》
  28. 《圣济总录》
  29. 刺虎《证类本草》
  30. 次要组织兼容性抗原《医学免疫学》
  31. 刺霍乱数《黄帝内经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