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针八法:
心无内慕,如待贵宾,心为神也。医者之心,病者之心,与针相随上下,先虑针损,次将针尖含在口内,而令其温,又以左手按摩受疾之穴,如握虎之状,右手拈针,如持无力之刃,是用针之一法也。左拈九而右拈六,此乃住痛之二法也。进针之时,令病人咳嗽而针进,进针之三法也。针沉良久,待内不胀,气不行,照前施之,如气来裹针不下,乃实也,宜左捻而泻其实,如不散,令病人呼气三口,医者用手抓针自散;如针进无滞无胀,乃气虚也,令病人吸气,针宜右捻而补其虚,此补泻之四法也。其泻者有凤凰展翅: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飞腾之象,一捻一放,此泻之五法也。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此补之六法也。如病人晕针,用袖掩之,热汤饮之即醒,补之七法也。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有苍蝇丛咬之状,四围飞延,用右手食指,向皱纹皮处,离针不远四围前进三下,后退其一,乃泻之八法也。出针时,即扪其穴,此补之要诀。

- 神针八法《针灸大成》
- 神灶丹《幼幼新书》
- 神针火《本草纲目》
- 神脏《中医词典》
- 神针火《中医词典》
- 神脏《中医名词词典》
- 神针火《本草从新》
- 神御散《是斋百一选方》
- 神针火《本草撮要》
- 神与气合《养生导引秘籍》
- 神针火《药性切用》
- 神应养真丸《外科理例》
- 神枕法《饮膳正要》
- 神应养真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神之变化《医宗金鉴》
- 神应丸《是斋百一选方》
- 神之变化《杂病心法要诀》
- 神应丸《脾胃论》
- 神之名义《医宗金鉴》
- 神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神之名义《杂病心法要诀》
- 神应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神志、性格变异多是疾病的信号《中医疾病预测》
- 神应丸《内外伤辨》
- 神志案《丁甘仁医案》
- 神应散方《冯氏锦囊秘录》
- 神志不定《中医词典》
- 神应散《目经大成》
- 神志恍惚《经方实验录》
- 神应散《儒门事亲》
- 神志活动《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