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穴歌

《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左右四十二穴)。

此一经起于隐白,终于大包,取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与井荥俞经合也。

脉起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少血多气,巳时气血注此。

巳土之脏,脉在右关,实则饮食消而肌肤滑泽,虚则身体瘦而四肢不举。脐凸肢浮生之难,口青唇黑死之易。去病安生,理宜调摄,戒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因饮食劳倦之灾,修温多辛少之剂,饮食审寒热之伤,汤药兼补泻之置。气别寒热温凉,用适其宜;味辨甘补苦泻,行当熟记。如白朮健脾消食,必青皮枳实人参缓土和气,须半夏橘红柴胡除不足之热,佐之甘草升麻黄耆去有汗之火,辅之芍药川芎。气虚呕而人参茱萸,脾寒吐而丁香半夏。泄泻手足冷而不渴兮,附子干姜霍乱吐泻兼而不药兮,胡椒绿豆。脾冷而食不磨兮,平胃宜加砂蔻;胃寒而饮不消兮,本方更入参苓。香附微寒,与缩砂消食化气,更妙安胎;沉香少温,共藿香助土调中,奇消水肿,破血消症兮,三棱莪朮;去瘀除疼兮,蒲黄五灵。茴香治霍乱转筋,共济木瓜乌药;辣桂主中焦气滞,相扶枳壳生姜。心腹疼痛兮,延胡索胡椒;胸满咳逆兮,良姜炒同香附。肚实胀兮,大黄滑石牵牛木香苓泻;腹虚胀兮,参苓朴木橘辰砂,曲蘗附子。大抵物滞气伤,补益兼行乎消导,橘皮枳朮丸,加减随宜;食多胃壅,推陈并贵乎和中,巴豆备急丸,荡涤何伤。四君子平善,与人处也,使人道德进而功名轻,忽不知其入于圣贤之域;二陈汤纯和,能消痰也,致令脾胃健而中气顺,自不觉其进于仁寿之乡。抑又闻东垣悯生民夭枉,凡治疾必先扶植脾胃,诚不刊之妙典;王安道发前贤未发,辨内伤不足中有有余,实得传之秘旨,万物从土而归出,补肾又不若补脾。

《导引本经》:『脾居五脏之中,寄旺四时之内,五味藏之而滋长,五神因之而彰着,四肢百骸,赖之而运动也。人惟饮食不节,劳倦过甚,则脾气受伤矣。脾胃一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困倦,心腹痞满,为吐泄,为肠澼,此其见之《内经》诸书,盖班班俱载,可考而知者。然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食若过饱,则气脉不通,令心塞闭;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食秽浊之物,则心识昏迷,坐念不安;食不宜之物,则四大违反,而动宿疾,皆非卫生之道也。举要言之,食必以时,饮必以节,不饱不饥是也。人能饮食如是,不惟脾胃清纯,而五脏六腑,亦调和矣。盖人之饮食入口,由胃脘入于胃中,其滋味渗入五脏,其质入于小肠乃化之。至小肠下口,始分清浊,浊者为渣滓,入于大肠;清者为津液,入于膀胱,乃津液之府也。至膀胱又分清浊,浊者入于溺中,清者入于胆,胆引入于脾,散于五脏,为涎,为唾,为涕,为泪,为汗,其滋味渗入五脏,乃成五汗,同归于脾,脾和乃化血,复归于脏腑也。经曰:「脾土旺能生万物,衰生百病。」昔东坡调脾土,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召饮者,预以此告: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善卫生者养内,不善卫生者养外;养内者安恬脏腑,调顺血脉,养外者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大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1. 足太阴脾经穴歌《针灸大成》
  2. 足太阴脾经穴《重楼玉钥》
  3. 足太阴脾经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4. 足太阴脾经穴《类经图翼》
  5. 足太阴脾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6. 足太阴脾经穴《中医词典》
  7. 足太阴脾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
  8. 足太阴脾经图《医学指归》
  9. 足太阴脾经左右二十二穴《针灸资生经》
  10. 足太阴脾经图《经络考》
  11. 足太阴脾疟《圣济总录》
  12. 足太阴脾经手肺《医效秘传》
  13. 足太阴脾之经《子午流注针经》
  14. 足太阴脾经十一穴《备急千金要方》
  15. 足太阴脾之经左右二十二穴《针灸大全》
  16. 足太阴脾经配合四十九法《针灸神书》
  17. 足太阴气绝《中医词典》
  18. 足太阴脾经脉歌《万病回春》
  19. 足太阴心痛《中医词典》
  20. 足太阴脾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21. 足太阴之本《中医词典》
  22. 足太阴脾经步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23. 足太阴之别《中医词典》
  24. 足太阴脾经病《中医词典》
  25. 足太阴之正《中医词典》
  26. 足太阴脾经(左右足及股凡二十二穴)《金针秘传》
  27. 足泰阳脉《中医词典》
  28.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四十二穴)《经络汇编》
  29. 足泰阴脉《中医词典》
  30. 足太阴脾经(左右凡四十二穴)《经穴汇解》
  31. 足通谷《中医词典》

《针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