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诀直说:
宏纲陈氏曰:『取穴既正,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针至分寸,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约行五六次,觉针下气紧,却用泻法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如有数针,俱依此法。俱转毕,仍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仍轻提往左转,略退针半分许,谓之三飞一退。依此法行至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是气至极矣。再轻提往左转一二次,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依前法连搓三下,轻提针头向右转,是针右边泻法。欲出针时,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出针,此之谓泻法也。』

- 泻诀直说《针灸大成》
- 泻解《儿科萃精》
- 泻利《冯氏锦囊秘录》
- 泻火熄风(清热熄风)《中医名词词典》
- 泻利《证治准绳·幼科》
- 泻火汤总方《傅青主男科》
- 泻利《证治准绳·女科》
- 泻火伤胃《卫生宝鉴》
- 泻利《普济方·针灸》
- 泻火清肝饮方《临症验舌法》
- 泻利《女科证治准绳》
- 泻火《本草求真》
- 泻利并大便不通论《医贯》
- 泻蛔痧《中医词典》
- 泻利第六十五问《婴童百问》
- 泻黄散方《临症验舌法》
- 泻利恶寒《儒门事亲》
- 泻黄散(加减泻黄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泻痢《景岳全书》
- 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
- 泻痢《中医词典》
- 泻黄散《医方论》
- 泻痢《产鉴》
- 泻黄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泻痢《杂病治例》
- 泻黄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 泻痢《急救广生集》
- 泻黄散《医方考》
- 泻痢《竹林女科证治》
- 泻黄散《目经大成》
- 泻痢《女科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