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人经图:

《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伏人经图

五脏: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六腑:腑者,府也。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五脏藏精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六腑输泻而不藏,故实而不满。如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

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四垂如盖,附脊第三椎,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诸脏清浊之气,为五脏华盖云。

心重十二两,七孔三毛,形如未敷莲花,居肺下膈上,附脊第五椎。

心包络,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与横膜相粘而黄脂幔裹者,心也。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包络也。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心下、胃上,其治在膻中,直两乳间陷中者。中焦在胃中脘,当脐上四寸,其治在脐旁。下焦当膀胱上际,其治在脐下一寸。

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附脊第九椎。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包精汁三合。

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围着脊,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也。

脾重二斤三两,广三寸,长五寸,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

胃重二斤一两,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左回迭积十六曲。小肠上口,即胃之下口,在脐上二寸;复下一寸水分穴,为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右回迭十六曲,当脐中心。大肠上口,即小肠下口也。

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状如石卵,色黄紫,当胃下两旁,入脊膂,附脊十四椎,前与脐平。

膀胱重九两二铢,广九寸,居肾下之前,大肠之侧,膀胱上际,即小肠下口,水液由是渗入焉。

脊骨二十一节,取穴之法,以平肩为大椎,即百劳穴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大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1. 伏人经图《针灸大成》
  2. 伏人耳后六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3. 伏人明堂图《医学集成》
  4. 伏热在里《中医词典》
  5. 伏人头上第一行五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6. 伏热在里《中医名词词典》
  7. 伏尸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8. 伏热《中医词典》
  9. 伏尸候《诸病源候论》
  10. 伏气温病论《温病正宗》
  11. 伏湿冲气脉《读医随笔》
  12. 伏气温病《中医词典》
  13. 伏暑《时病论歌括新编》
  14. 伏气温病《中医名词词典》
  15. 伏暑《时病论歌括新编》
  16. 伏气《临证指南医案》
  17. 伏暑《中医词典》
  18. 伏气《中医词典》
  19. 伏暑《凌临灵方》
  20. 伏气《中医名词词典》
  21. 伏暑《医学传灯》
  22. 伏牛花《本草图经》
  23. 伏暑《张聿青医案》
  24. 伏牛花《证类本草》
  25. 伏暑《吴鞠通医案》
  26. 伏牛花《冯氏锦囊秘录》
  27. 伏暑《温病条辨》
  28. 伏牛花《本草蒙筌》
  29. 伏暑《回春录》
  30. 伏匿脉《中医词典》
  31. 伏暑《时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