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目

《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东垣曰:『五脏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目者,五脏六腑之精,荣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之所主也。』子和曰:『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其白属肺金,肉属脾土,赤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目不因火则不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凡目暴赤肿起,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寒目眶眶,大热之所为也。宜针神庭、上星、顖会、前顶、百会,翳者可使立退,肿者可使立消,惟小儿不可刺顖会,肉分浅薄,恐伤其骨。目之内眦,太阳膀胱之所过,血多气少。目之锐眦,少阳胆经,血少气多。目之上网,太阳小肠经也,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网,阳明胃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頞中,与太阳、少阳交会于目,惟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多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出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雀目不能夜视,乃因暴怒大忧所致,皆肝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胃。』

刘氏曰:『内障有因于痰热、气郁、血热、阳陷、阴脱者所致。种种病因,古人皆不议,况外障之翳,有起于内眦、外眦、睛上、睛下、睛中,当视其翳色从何经而来。如东垣治魏邦彦夫人目翳,绿色从下而上,病自阳明来也。绿非五之正,殆肺、肾合而成病也。乃就画工家以墨调腻粉合成色,与翳同矣。如议治之,疾遂不作。眼生倒睫拳毛者,两目紧急,皮缩之所致也。盖内伤热,阴气外行,当去其内热并邪火。眼皮缓则毛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速以三棱针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针锋立愈。目眶久赤烂,俗呼为赤瞎。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湿热而愈。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瘥,实解太阳之郁热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大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大成》书籍目录
  1. 眼目《针灸大成》
  2. 眼眉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3. 眼目《景岳全书》
  4. 眼眉跳《中医词典》
  5. 眼目《杂病治例》
  6. 眼眉骨及头痛《圣济总录》
  7. 眼目《医学纲目》
  8. 眼漏流脓《奇效简便良方》
  9. 眼目《证治准绳·幼科》
  10. 眼瘤《中医词典》
  11. 眼目《证治准绳·幼科》
  12. 眼棂《中医词典》
  13. 眼目《张氏医通》
  14. 眼帘《中医词典》
  15. 眼目《证治准绳·女科》
  16. 眼力《中医词典》
  17. 眼目《寿世保元》
  18. 眼冷热歌《眼科阐微》
  19. 眼目《古今医鉴》
  20. 眼楞紧急缩小,乃倒睫拳毛之渐也《证治准绳·杂病》
  21. 眼目《济阴纲目》
  22. 眼楞急《中医词典》
  23. 眼目《万病回春》
  24. 眼楞《中医词典》
  25. 眼目《卫生易简方》
  26. 眼棱紧急《中医词典》
  27. 眼目《丹溪心法》
  28. 眼棱《中医词典》
  29. 眼目《仁术便览》
  30. 眼眶炎症《眼科学》
  31. 眼目《血证论》

《针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