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视力检查
中心视力简称视力(vision),即视敏度(visual acuity),是指黄斑部中心凹的视力功能,也就是眼分辨得出小目标物的能力。视力的好坏是衡量眼机能是否正常的尺度,也是分析病情的重要依据。
视角原理:测量视力是用视力表上的字形作为标准,每个字形的构造都是根据视角来计算的。视角是指由目标物两端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向内节 点(此节 点位于晶体后部,射入眼内光线通过节 点,不发生屈折)时相交所夹的角。视网膜能辨认某一物体(或更具体地说区分两个点)时,必须在眼内形成一定的视角。正常眼能辨别最小物体(或区分最近的两个点)的视角叫最小视角,大多数正常眼的最小视角为一分角。
实验证明,正常人在0.5~1分视角下看清物体时,其在视网膜上的物象约等于0.002~0.004毫米,大致相当于锥体的直径。由此推知,分辨两个点在视网膜上单独存在的主要条件是两个感光单位(锥体)的兴奋,而在这两个锥体间至少要被一个不兴奋的锥体所隔开。如果点的象落在邻近两个锥体时,这个象就会重合而不能分辨了(图2-1)
图2-1 一分视角
根据上述原理,各种视力表的标记都是一分视角的五倍(五分视角)作为面积而制成的。规定线条的宽度、缺口与大小都是一分视角。如国际标准视力表及标准对数视力表上“E”形字的线条宽度和线条间距,Landolt氏视力表上“C”形字的线条与缺口大小都为一分角。视力表上的大小标记是在五分视角下,依据距离眼的远近分别制定的,如国际标准视力表上端最大标记(0.1行)是在五分视角下,50米距离制定的,第十行标记(1.0行)是在五分视角下,五米距离制定的,其他各行也都在五分视角下依不同距离而制定的(图2-2)。
(一)远视力检查法
1.安装视力表的注意事项
(1)表面须清洁平整。
(2)表的高度以表上1.0视力(对数视力表上5.0)的标记与被检查的眼等高为准。
图2-2 视力表E字与五分视角的关系
(3)表上必须有适当、均匀、固定不变的照明度,一般为400~1000Lux,且必须避免由侧方照来的光线,及直接照射到被检者眼部的光线。阴晴不定的自然光线亦不适宜,以免引起不准确的检查结果。
(4)表与被检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国内有国际标准视力表及Landolt氏视力表,患者距表为5米。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在2.5米处置一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此时最小一行标记应稍高过被检者头顶。
2.检查与记录方法
(1)检查前应向被检者说明正确观察视力表的方法。
(2)两眼分别检查,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查一眼时,须以遮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但注意勿压迫眼球。
(3)检查时,让被检者先看清最大一行标记,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将较小标记指给被检者看,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标记。如估计患者视力尚佳,则不必由最大一行标记查起,可酌情由较小字行开始。
国际标准视力表上各行标记的一侧,均注明有在5米距离看清楚该行时所代表的视力。检查时,如果被检者仅能辨认表上最大的“0.1”行E字缺口方向,就记录视力为“0.1”;如果能辨认“0.2”行E字缺口方向,、则记录为“0.2”;如此类推。能认清“1.0”行或更小的行次者,即为正常视力。
检查时倘若对某行标记部分能够看对,部分认不出,如“0.8”行有三个字不能辨认,则记录“0.8-3”,如该行只能认出三个字,则记录为“0.7+3”,余类推。
若视力不及1.0者,应作针孔视力检查,即让被检者通过一个具有~-2mm圆孔黑片,再查视力,如针孔视力有增进,则表示有屈光不正存在。
(4)如被检者在5米距离外不能辩认出表上任何字标时,可让被检者走近视力表,直到能辨认表上“0.1”行标记为止。此时的计算方法为:视力=0.1×被检者所在距离(米)/5(米).举例;如4米处能认出则记录“0.08”(0.1×4/5=0.08);同样如在2米处认出,则为 “0.04”(0.1×2/5=0.04)。
(5)如被检者在1米处尚不能看清“0.1”行标记,则让其背光数医生手指,记录能清的最远距离,例如在30cm 处能看清指数,则记录为“30cm指数”或“CF/30cm”。如果将医生手指移至最近距离仍不能辨认指数,可让其辨认是否有手在眼前摇动,记录其能看清手动的最远距离,如在10cm 处可以看到,即记录为“HM/10cm”。
(6)对于不能辨认眼前手动的被检者,应测验有无光感。光感的检查是在5米长的暗室内进行,先用手巾或手指遮盖一眼,不得透光。检者持一烛光或手电在被检者的眼前方,时亮时灭,让其辨认是否有光。如5米处不能辩认时,将光移近,记录能够辨认光感的最远距离。无光感者说明视力消失,临床上记录为“无光感”。
有光感者,为进一步了解视网膜机能,尚须检查光定位,方法是嘱被检者注视正前方,在眼前1米远处,分别将烛光置于正前上、中、下,颞侧上、中、下,鼻侧上、中、下共9个方向,嘱被检者指出烛光的方向,并记录之,能辨明者记“+”,不能辩出者记“-”
其记录法为
3.标准对数视力表
据我国卫生部1989年规定,《标准对数视力表》于1990年5月1起在全国实施,本表优点是可以进行视力比较、视力平均及视力统计。
(1)主要设计标准:以三划等长的E字作为标准视标,检查距离5米,1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记5.0)。视力记录采用5分记录法(许氏法)。
(2)视力表的安装要求和检查方法,与国际标准视力表基本相同。
(3)5分记录法;用0~5分表示视力的等级。0分表示无光感;1分表示有光感;2分表示手动;3分表50cm 手动;3.0~3.9可用走近法测出(表2--1);4.0~5.3为视力表置5米处可测得视力范围。5.0为正常视力。记录时,将被检眼所看到的最小一行视标的视力按5分记录法记录。也可把小数记录附在后面如5.1(1.2)。
表2-1 对数视力表3.0--3.9的测定
走近距离(米) | 4 | 3 | 2.5 | 2 | 1.5 | 1.2 | 1.0 | 0.8 | 0.6 | 0.5 |
视 力 | 3.9 | 3.8 | 3.7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二)近视力检查法
现在我国比较通用的近视力表是耶格(Jaeger)近视力表和标准视力表(许广第)。前者表上有大小不同的8行字,每行字的侧面有号数,后者式样同远视力表(国际视力表)。检查时光源照在表上,但应避免反光,让被检者手持近视力表放在眼前,随便前后移动,直到找出自己能看到的最小号字。若能看清1号字或1.0时,则让其渐渐移近,直到字迹开始模糊。在尚未模糊以前能看清之处,为近点,近点与角膜之距离即为近点距离,记录时以厘米为单位,例如J1/10厘米或1.0/10厘米,若看不清1号字或1.0,只记录其看到的最小字号,不再测量其距离。

- 中心视力检查《眼科学》
- 中心摆药的作用《医院药学》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科学》
- 中心摆药的现状《医院药学》
-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科学》
- 中蟹毒秘方《华佗神方》
- 中星岁差考《类经图翼》
- 中蟹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兴论《景岳全书》
- 中蟹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杏仁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蟹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杏仁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邪门(六则)《辨证录》
- 中杏仁毒秘方《华佗神方》
- 中消《药症忌宜》
- 中性粒细胞《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中消《中医词典》
-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中消《中医名词词典》
- 中性粒细胞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病理生理学》
- 中溪《中医词典》
- 中雄黄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西医眼部主要解剖名词对照表《中医眼科学》
- 中雄黄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 中雄黄毒秘方《华佗神方》
- 中西医是否可以一元化呢?《中医之钥》
- 中宿肉漏脯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西医论争《中国医学通史》
- 中虚烦呕(产后)《金匮悬解》
《西医眼科学》
- 第一章 眼的解剖生理和胚胎发育
- 第一节 眼球
- 一、眼球壁
- 二、眼内容物
- 第二节 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
- 第三节 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 第四节 眼部血液供给及神经支配
- 第五节 眼的胚胎发育
-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 第一节 视功能检查
- 第二节 眼部检查
- 一、检查程序及各项内容要领
- 二、眼科常用检查法
- 三、斜照法及斜照配合放大镜检查法
- 四、荧光素染色法
- 五、角膜知觉检查法
- 六、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
- 七、前房角镜检查法
- 八、检眼镜检查法(ophthalmoscopy)
- 九、眼压检查法
- 十、斜视检查法
- 十一、眼球突出度测量法
- 第三节 眼的特殊检查
- 第三章 眼睑病
- 第四章 泪器病
- 第五章 结膜病
- 第一节 结膜炎概述
- 第二节 细菌性结膜炎
- 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acute catarrhat conjunctivitis)
- 二、慢性卡他性结膜炎(chronic catarrhar conjunetivitis)
- 三、淋菌性结膜炎(gonococcal conjunctivitis)
- 第三节 病毒性结膜炎
- 一、流行性角结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E.K.C )
- 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pidemic hemorrhagicconjuntivitis)
- 三、咽结膜炎(咽结膜热)(pharyngo-conjuncetivalfever)
- 第四节 衣原体性结膜炎
- 第五节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 第六节 结膜变性
- 第七节 结膜干燥症(xerosis of conjunctiva)
- 第六章 角膜病
- 第一节 角膜炎总论
- 第二节 角膜炎各论
- 一、细菌性角膜溃疡
- 二、蚕蚀性角膜溃疡(rodent ulcer )
- 三、真菌性角膜炎
- 四、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 五、基质性角膜炎(paradhymatous keratitis)
- 第三节 角膜软化症
- 第四节 角膜变性
- 第五节 角膜先天异常
- 第六节 戴用角膜接触镜引起的并发症
- 第七章 巩膜病
- 第八章 葡萄膜疾病
- 第一节 葡萄膜炎总论
- 第二节 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 一、急性虹膜睫状体炎(acute iridocyclitis)
- 二、脉络膜炎(后部葡萄膜炎)(choroiditis)
- 三、中间葡萄膜炎(intermediate uveitis)
- 四、全葡萄膜炎(panuveitis)
- 第三节 葡萄膜炎的并发症与治疗
- 第四节 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
- 一、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idiopathic uveoencephaitis)
- 二、Behcet 氏病
- 附:弓形体性葡萄膜炎(chorioretinitis due to acquiredtoxoplasmosis)
- 第五节 葡萄膜的先天异常
- 第九章 白内障(cataract)
- 第一节 各种类型的白内障
- 一、老年性白内障(senile cataract)
- 二、并发性白内障(complicated cataract)
- 三、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
- 四、外伤性白内障(traumatic cataract)
- 五、代谢性白内障
- 六、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 第二节 白内障的治疗
- 第十章 青光眼(glaucoma)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
- 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 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angle closureglarcoma)
- 三、开角型青光眼(open angle glaucoma)
- 第三节 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
- 第四节 先天性青光眼
- 第十一章 玻璃体病
- 第十二章 视网膜疾病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黄斑部病变
- 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chorioretinopathy)
- 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三、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
- 第三节 视网膜变性
- 第四节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 第五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第十三章 视路疾病
- 第十四章 眼眶疾病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眼球突出(exophthalmos)
- 第三节 眼眶炎症
- 一、眼眶骨膜炎(orbital periostitis)
- 二、眶蜂窝组织炎(orbital cellulitis)
- 三、眼球筋膜炎(tenonits)
- 四、海绵窦血栓形成(caverxnous sinus thromdosis)
- 五、眶假瘤
- 第四节 眼眶寄生虫病
- 第五节 眼眶先天畸形
- 第十五章 眼外伤(ocular trauma)
- 第十六章 眼的屈光
- 第十七章 眼外肌病
- 第一节 双眼单视
- 第二节 斜视(strabismus)
- 一、分类
- 二、斜隐视(heterophoria)
- 三、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
- 四、麻痹性斜视(paralytie strabismus)
- 五、假性斜视(pseudostrabismus)
- 第三节 弱视(amblyopia)
- 第四节 眼球震颤(nystagmus)
- 第十八章 眼部肿瘤
- 第一节 眼睑肿瘤
- 第二节 眼球内肿瘤
- 第三节 眼眶内肿瘤
- 第十九章 眼与全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