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近交系的特征

《实验动物科学》书籍目录

(一)基因纯合性。通过持续20代以上的近亲繁殖,基因已高度纯合化。纯合子的纯度在理论上接近最高点,基因已有98.6%以上完全纯合,仅有1%左右不纯合,因此近交品系动物的基因是一致的,遗传组成亦相同。在一个近交品系内所有动物的各个基因位点都应该是纯合子,这样的个体与该品系中任何一个动物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也应该是纯合子,在这些动物中没有暗藏的隐性基因。

(二)遗传稳定性。由于近亲繁殖增加了在特定部位纯合子互相配合的可能性,因而减少了遗传变异,基因型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性来自纯合性。因为基因高度纯合,所以纯合子基因可以极稳定地传给后代。如DBA系已维持好60多年,C57BL系已维持了50多年,但至今仍与原品系极相似。当然近交系动物有时会因突变造成基因改变而发生变异,是为例外。因此,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相当稳定的,遗传上的变异仅发生在少量残留杂合基因或基因突变上,而这种机率非常低。如果品系在被确认为近交系后坚持近交,同时辅以遗传监测,有时地发现和清除遗传变异的动物,保持近交系动物遗传稳定性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三)同基因性。基因型或称遗传型是一切遗传基础的总和,是内在的遗传本质。同基因性,是指一个近交品系中所有个体在遗传上是同源的。由于基因高度纯合和基因型相当稳定,而致个体间极为相似,即同一品系内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组成和基因点,也就是基因型相同。这种遗传上的均质性可采用组织移植方法来检测,也可用一只动物检测群体的基因型;从子代群体中检定母系群体。

(四)表现型的均一性。表现型是基因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可被直接观察到的亲代的性状。在相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由于遗传是均质的,所以其表现型是均一的,反应性是一致的。近交品系动物的性状如肿瘤发病率、形态学特点、血型和组织型、对药物的反应、甚至行为的类型等都可高度遗传,均衡一致远比远交系为强,因此可用较少量的近交品系动物,达到统计需要的精密度。

(五)个体性。由于不同品系都具有不同的遗传组成和生物学特性,所以不同品系各有不同的特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250个近交品系小鼠间,均各有明显的区别,有其不同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如自家免疫病鼠、白内障鼠、脑积水鼠、多尿症鼠、缺乏免疫球蛋白M鼠、对胰岛素敏感鼠等等。因此,选择近交品系鼠时,必须注意其是否适合各项研究设计的需要,决不能认为近交系动物遗传均一、基因型相同、反应性一致,就随便选一个品系来做实验。

个体性从整个近交系动物来看,每个品系在遗传上都是独特的,这表明在相当广泛的特性上,有些品系可能自发一些疾病,成为研究人类疾病理想的模型。在某些情况下,品系间的送别显示在量上,而不是在质上,而这一点在研究上也非常有用。因为以此可在很多的近交系中筛选出对某些因子敏感和非敏感的品系以达到不同的试验目的。

(六)分布的广泛性。许多近交系在国际上广泛分布,从而有可能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这在理论上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有可能去重复或验证已取得的理论和数据。但因环境变化可引起遗传变异,因此,环境条件应力求尽可能一致。如同一近交品系的两只动物,一只吃完善的饲料,另一只吃营养不足的饲料,则二者可发生不同的变化。

(七)资料可查性。近交品系的一个最有价值的特点是最常用的品系都具有相当数量的背景资料,由于近交品系动物在培育和保种的过程中都有详细的记录,加之这些动物分布广泛,经常使用,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文献记载着各个品系的生物学特征,这些有关品系的特征、寿命和自发性疾病等资料,对研究工作选择品系是极为重要的,而且这些基本数据对于设计新的实验和解释所得结果提供了便利条件。

(八)可分辨性。每个近交品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化标志基因等特点,研究工作者可定期进行检测,以识别所使用的近交品系动物是否可靠。方法有:生化位点法、皮肤移植法、毛色基因法和下颌骨测量法。由于绝大多数近交品系在很多遗传位点上已有了分型,如果掌握了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这些位点的分型轻而易举的将混合在一起的两个外貌近似的品系分辨出来。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实验动物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实验动物科学》书籍目录
  1. 近交系的特征《实验动物科学》
  2. 近交系的命名法《实验动物科学》
  3. 近交系动物在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4. 近交系大、小鼠遗传质量检测标准《实验动物科学》
  5. 近交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6. 近交品系的命名法《实验动物科学》
  7. 近交系小鼠和大鼠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8. 近交后引起的变化《实验动物科学》
  9. 近交系小鼠和大鼠中自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实验动物科学》
  10. 近交《实验动物科学》
  11. 近节段取穴《中医词典》
  12.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中医词典》
  13. 近亲婚配《医学遗传学基础》
  14. 近代与现代《中医养生学》
  15. 近亲器官移植容易成功《免疫与健康》
  16. 近代医学发展与动物实验的关系《实验动物科学》
  17. 近球小管《生理学》
  18.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中国医学通史》
  19. 近球小体《生理学》
  20. 近代衰老学说《中医养生学》
  21. 近取法《中医词典》
  22. 近代免疫学时期《医学免疫学》
  23. 近觑(qū区)《中医词典》
  24. 进针手法《子午流注说难》
  25. 近世方书《幼幼新书》
  26. 进针管《中医词典》
  27. 近世针家十四法《金针秘传》
  28. 进针歌《针灸聚英》
  29. 近视《气功外气疗法》
  30. 进针歌《医宗金鉴》
  31. 近视《中医词典》

《实验动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