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针家十四法

《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以下各法,诸家之书不同。兹从实验后考订改正,其紧要异同之处,识者自能辨之)

一切

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旁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令血气宣散。次用爪法,爪者掐也,用左手大指甲着力掐穴,右手持针,插穴有准,此下针之法也。

二摇

凡退针出穴时,必须摆撼而出之,所谓青龙摆尾者,即摇法也。故曰摇以行气,此出针法也。

三退

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针,宜补三呼。再停少时,方可出针。又一泻法,一飞三退,邪气自退。其法一插至地部,三提至天部,插针宜速,提针作三次出,每一次停三吸,宜缓提时,亦宜吸气,故曰退以清气。飞者进也。

四动

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所谓白虎摇头者,亦用此法。又曰飞针引气,以大指次指拈针来去上下也。

五进

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为右。春夏秋冬,各有浅深。又有补法,一退三飞,真气自归。其法一提至天部,三进入地部,提针宜速,进针三次,每停三息宜缓,进时亦宜吹气。故曰进以助气。

六循

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

七摄

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食中三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

八努

下针至地,复出人部,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拈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努机之状。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气或行迟,两手各持其针,仍行前法,谓之龙虎升腾,自然气血搬运。故曰努以上气。

一说∶用大指次指拈针,名曰飞针,引气至也。如气不至,令病患闭气一口,着力努之,外以飞针引之,则气至矣。

九搓

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气。

按《内经》云∶针入而肉着者,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着于针,故坚焉。兹谓转紧缠针,与经不同。

十弹

补泻之时,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用大指弹之,象左补也;用次指弹之,象右泻也,每穴各弹七下。故曰弹以催气。

十一盘

如针腹部软肉去处,只用盘法,兼子午捣臼提按之诀。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曰盘以和气。如针关元穴,先刺入二寸五分,退出一寸,只留一寸五分,在内盘之。且如要取上焦之病,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脐下之病,退出二分。

十二扪

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一说∶扪者因痛处未除,以手扪摩痛处,外以飞针引之,除其痛也。

十三按

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

十四提

欲泻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令细细吸气五口,其法提则气往。故曰,提以抽气。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针秘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 近世针家十四法《金针秘传》
  2. 近世方书《幼幼新书》
  3. 近视《气功外气疗法》
  4. 近觑(qū区)《中医词典》
  5. 近视《中医词典》
  6. 近取法《中医词典》
  7. 近视《目经大成》
  8. 近球小体《生理学》
  9. 近视《中医眼科学》
  10. 近球小管《生理学》
  11. 近视《眼科学》
  12. 近亲器官移植容易成功《免疫与健康》
  13. 近视眼《手穴手纹诊治》
  14. 近亲婚配《医学遗传学基础》
  15. 近效白术汤《时方歌括》
  16. 近节段取穴《中医词典》
  17. 近效祠部李郎中消渴方一首《外台秘要》
  18. 近交系小鼠和大鼠中自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实验动物科学》
  19. 近效极要热中小便多渐瘦方四首《外台秘要》
  20. 近交系小鼠和大鼠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1. 近效极要消渴方二首《外台秘要》
  22. 近交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3. 近血《中医名词词典》
  24. 近交系动物在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5. 近血《中医词典》
  26. 近交系的特征《实验动物科学》
  27. 近者奇之《中医词典》
  28. 近交系的命名法《实验动物科学》
  29. 近治法《石室秘录》
  30. 近交系大、小鼠遗传质量检测标准《实验动物科学》
  31. 荩(音烬)草《证类本草》

《金针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