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实验动物器官与血中醛缩酶及碳酸酐酶活性
表12-68 器官与血中醛缩酶及碳酸酐酶活性[122]
酶类 | 动物种类 | 性别 | 体重(克) | 动物数 | 测定单位 | 研究组织 | M±m |
醛缩酶 | 大鼠 | ♂ | 120 | 17 | 相对单位/克 | 肝 | 985±36.6 |
〃 | 〃 | 〃 | 360 | 18 | 〃 | 〃 | 812±9.4 |
〃 | 〃 | 〃 | 150~200 | 30 | 相对单位 | 〃 | 34.3±1.3 |
〃 | 〃 | 〃 | 120~360 | 35 | 相对单位/毫升 | 血清 | 21.9±0.7 |
〃 | 〃 | 〃 | 20 | 相对单位延伸 | 〃 | 38.4±3.5 | |
〃 | 豚鼠 | 〃 | 360 | 6 | 瑞氏单位/克 | 肾 | 4.5±0.7 |
〃 | 〃 | 〃 | 360 | 6 | 〃 | 肝 | 10.2±1.3 |
〃 | 〃 | 〃 | 400~500 | 10 | 相对单位/克 | 〃 | 33100±4000 |
〃 | 〃 | 〃 | 〃 | 10 | 〃 | 脑 | 7400±690 |
〃 | 〃 | 〃 | 〃 | 10 | 〃 | 肺 | 46000±7500 |
〃 | 〃 | 〃 | 〃 | 10 | 相对单位/毫升 | 血清 | 262±2.0 |
〃 | 兔 | 〃 | 20 | 相对单位延伸 | 〃 | 23.5±1.6 | |
〃 | 〃 | 〃 | 1200 | 8 | 瑞氏单位/克 | 肝 | 10.6±1.9 |
醛缩酶-果糖1磷酸酶 | 大鼠 | 〃 | 150~200 | 90 | 毫克分子/克·分 | 〃 | 6.3±0.4 |
〃 | 〃 | 〃 | 200~250 | 7 | 毫克分子/克蛋白·分 | 大脑皮层 | 0.09±0.006 |
〃 | 〃 | 150~200 | 90 | 毫克分子/毫升·分 | 血清 | 0.007±0.0007 | |
碳酸酐酶 | 〃 | 11 | 相对单位 | 血 | 1.08±0.08 | ||
〃 | 兔 | 〃 | 2000~3000 | 10 | 〃 | 〃 | 0.51±0.03 |

- 实验动物器官与血中醛缩酶及碳酸酐酶活性《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器官及血中水解酶活性《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器官与组织中胆碱酯酶活性《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器官和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器官与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含量《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免疫反应的特点《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器官与组织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科学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器官中RNA和DNA含量《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意义《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器官中脱氢酶活性《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围《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全血、血浆、红细胞的容量和静脉血比容《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等级标准《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染色体数目《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脊椎骨的数量《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生化指标综合参考值《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及人体表面积比例《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饲料、饮水要求量和排便排尿量《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设施的要求《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饲料的要求《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呼吸器官相对形态特点及外在气体代谢《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体表面积《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红细胞总数、压积、体积、大小和血红蛋白浓度《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消化器官的容积《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和人胃肠道各段重量和大小《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心电图正常参考数值(波辐电压)《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和人各类正常组织细胞分裂间期各进相的时间《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心电图正常参考数值(间期)《实验动物科学》
- 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管理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实验动物血及器官中5-羟色胺含量《实验动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