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茯苓

《药鉴》书籍目录

气平,味甘淡,气味俱薄,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主治膈中痰火,驱水肿,除淋结。

开胃腑,调脏气,伐肾邪。和中益气,利窍宁心。除湿之圣药也。经曰,赤者向丙丁,白者向壬癸。又曰,赤者能利水,白者能补脾。是知赤者泻小肠之火,而利水矣。不知白者润肺生津,而能分利也。此剂皆主分利,但不如用白为良。大都淡能利窍,甘能助阳,衍义补遗以为阴虚,未为相宜,以其淡渗也。孰知气重者主气,味重者助血,茯苓虽曰淡渗,然味尚甘美,于阴虚者,亦无妨也。臣升 而上行,固能补气。兼当归枣仁,又养心血。佐参术而下行,亦能补血。加枸杞仙茅,又固肾气。四君汤用之以补气,地黄丸用之以补血。痘家灌浆之时禁用,恐水利而浆不能灌也。若见有水白泡,即取升麻汁制用,取其散表以利水也。

若见有红紫泡,即取茜草汁制用,取其行血以利水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鉴》书籍目录
  1. 茯苓《药鉴》
  2. 茯苓《本草撮要》
  3. 茯苓《药征》
  4. 茯苓《本草害利》
  5. 茯苓《本草乘雅半偈》
  6. 茯苓《本草分经》
  7. 茯苓《本草图经》
  8. 茯苓《本草分经》
  9. 茯苓(白赤)《本草择要纲目》
  10. 茯苓《本草分经》
  11. 茯苓(茯神)《本草新编》
  12. 茯苓《本草分经》
  13. 茯苓、茯神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14. 茯苓《名医别录》
  15. 茯苓白术茶《茶饮保健》
  16. 茯苓《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7. 茯苓白术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18. 茯苓《本草经解》
  19.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20. 茯苓《本草便读》
  21. 茯苓白术戎盐汤方《伤寒杂病论》
  22. 茯苓《本草崇原》
  23. 茯苓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4. 茯苓《本草思辨录》
  25. 茯苓半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6. 茯苓《中药学》
  27. 茯苓包子《保健药膳》
  28. 茯苓《本草从新》
  29. 茯苓包子《食物疗法》
  30. 茯苓《本经逢原》
  31. 茯苓补心汤《备急千金要方》

《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