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伏暑辨论

《六因条辨》书籍目录

尝观医书林立,并无伏暑之名。惟(己任编)有秋时晚发,以感证之法治之一语,因着伏暑之称。盖人于盛暑之际,汗泄气疏,百节弛涨,设或有隙,邪乘虚入,《内经》所谓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也(1)。又云:春伤于风,夏必餐(2)泄,夏伤于暑,秋必发疟;秋伤于燥(3),冬生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可知四时伏气,皆能为病。即伏寒、伏风、伏燥,皆可与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温为冬令之伏寒,肠风为春令之伏风,疟痢为夏间之伏暑,咳嗽为秋天之伏燥,以类而推。古人治病立法,良有以也,藉后人语焉不察,漫不关心耳。予苦心斯道,廿载虚名,何敢妄为议论。特前贤既启其端,后人末穷其旨,聊为引伸,以备葑菲之遗,庶可测伏暑之有由名。且不但可测伏暑之有由名,更可测伏暑之有由病,而有由治焉矣。

(1)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也:按《内经》有此文·但无此语。

(2)餐:此处音、义俱同,飧,下问。

(3)燥:(内经)中俱作"湿"。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六因条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六因条辨》书籍目录
  1. 伏暑辨论《六因条辨》
  2. 伏暑《温热暑疫全书》
  3. 伏暑夹食《凌临灵方》
  4. 伏暑《温病正宗》
  5. 伏暑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6. 伏暑《友渔斋医话》
  7. 伏暑内闭《凌临灵方》
  8. 伏暑《时病论》
  9. 伏暑伤寒《中医词典》
  10. 伏暑《回春录》
  11. 伏暑条辨二十八条《六因条辨》
  12. 伏暑《温病条辨》
  13. 伏暑晚发《中医词典》
  14. 伏暑《吴鞠通医案》
  15. 伏鼠疽《中医词典》
  16. 伏暑《张聿青医案》
  17. 伏鼠疽《外科启玄》
  18. 伏暑《医学传灯》
  19. 伏痰《中医名词词典》
  20. 伏暑《凌临灵方》
  21. 伏痰《中医词典》
  22. 伏暑《中医词典》
  23. 伏兔《针灸大成》
  24. 伏暑《时病论歌括新编》
  25. 伏兔《中医词典》
  26. 伏暑《时病论歌括新编》
  27. 伏兔《针灸学》
  28. 伏湿冲气脉《读医随笔》
  29. 伏兔疽《医宗金鉴》
  30. 伏尸候《诸病源候论》
  31. 伏兔疽《外科心法要诀》

《六因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