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温条辨十条

《六因条辨》书籍目录

冬温条辨第一

冬温初起,头痛无汗,恶寒发热,口渴鼻干脉数,此温邪在表。宜用薄荷、大力、荆芥连翘桑叶、淡豉、蒌皮、杏仁葛根枇杷叶等味,辛凉汗解也。

无汗头痛,恶寒发热,原与伤寒无异。但口渴鼻干,脉数气燥,则有不同。盖伤寒邪在于表,理宜温散;东温邪伏于内,理宜清泄。非用薄荷荆芥桑叶,淡豉,葛根苦辛泄表,连翘,蒌皮、杏仁枇杷叶辛凉清内。则不能表里两清,必致传变无穷矣。

冬温条辨第二

冬温汗出,头虽不痛,热仍未解,而咳嗽口渴舌燥,此邪不汗解,渐传气分。宜用桑叶、沙参、甜杏、象贝、连翘、桔梗、蒌皮、甘草、大力、枇杷叶等味,清气透邪也。

上条无汗头痛,邪尚在表,理宜开泄,此条汗出热不解,是表邪以散,而犹口渴舌燥咳嗽,乃邪不汗解,渐传气分,故用桑叶、沙参、杏仁、象贝、连翘、蒌皮、桔梗,轻苦微辛,但清气分,仍从表解也。

冬温条辨第三

冬温汗后,不恶寒反恶热,烦闷口渴,舌赤苔黄,呛咳胁痛,此邪传在肺。宜用沙参,甜杏,花粉、连翘、桑皮、黑栀、郁金枇杷叶等味,清肺化邪也。

汗后不恶寒,是表邪已解矣。而反恶热,烦闷口渴,舌赤苔黄 乃里热已甚。尚见呛咳,邪犹在肺。故用沙参、杏仁,连翘、花粉,黑栀、桑皮、枇杷叶,一派清凉之味,以 清肺气也。

冬温条辨第四

冬温烦热不解,口渴,舌黄尖赤,脉洪或数,此邪传阳明气分。宜用白虎汤加杏仁、沙参,桑叶,连翘等味,清胃透邪也。

肺邪不解,而致口渴,舌黄尖赤,脉洪或数,此邪已到阳明气分。夫阳明者胃也,凡肺邪不解,必传于胃,然阳明亦得气血之分。今口渴脉洪,舌苔带黄,是为气热,故用石膏知母,合沙参、连翘,直清阳明;甘草粳米、甜杏、桑叶,甘凉养津。若见舌绎或黑,烦热口渴,神昏妄笑,是为血分。宜用犀角地黄汤凉之。当与仲景《伤寒例》中阳明经病腑病、气分血分,逐一辨明,方可下手,否则如涉海问津矣。

冬温条辨第五

冬温烦热神昏,舌赤苔黄,口渴咳嗽,斑疹脉数,此邪在肺胃。宜用沙参、连翘、元参石膏、甜杏、川贝,桑叶、大力、人中黄牛黄丸等味,清气透斑也。

热渐传营,神昏口渴,咳嗽斑疹,是邪在肺胃之间,非从气分清解,则斑疹难透。夫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斑疹俱见,二经受病。故用沙参、连翘、元参、石膏、甜杏、川贝、大力、中黄清气热,兼牛黄丸芳香宜窍也。

冬温条辨第六

冬温热甚,烦躁口渴,舌绎苔黄,神昏谵语,斑疹隐约,此邪热传营。宜用羚羊角、连翘、元参、沙参、鲜生地、鲜石斛、鲜菖蒲、广郁金、石膏、牛黄丸青竹叶等味,清营转气也。

热不解而烦躁口渴,舌绛苔黄,里热已甚;更兼神昏谵妄,斑疹隐约,乃邪已入营,若再不解,必延入血。故用羚羊角、连翘、元参、沙参、鲜生地石斛、鲜菖蒲两清气血,佐以牛黄丸芳香宣窍,使其从营转气,由气达表,尚可一汗而解。凡舌苔黄白,间杂浮腻,尖虽鲜绎,神虽昏谵,总为气热未清,不可专凉血分,恐致气分之邪无由出路,徒增险态,设不得已,惟宜两清之可也。

冬温条辨第七

冬温烦热,舌绛,神昏谵妄,斑紫或黑,脉数或促,此邪入血分。宜用犀角地黄汤加鲜石斛、元参心、连翘心、人中黄、广郁金、鲜菖蒲、至宝丹青竹叶等味,凉血透邪也。

上条舌绛苔黄,斑疹隐约 虽已神昏,邪尚在营,此条舌绛而焦,班紫而黑,神昏谵妄,是邪已入血,非凉血清热则万无生理。故用犀角、生地、丹皮赤芍,合元参,连翘、中黄、石斛,菖蒲凉血破瘀,兼至宝丹芳香逐邪。若再不解,则邪无泄越,症必危矣。

冬温条辨第八

冬温烦热,舌绎而干,斑疹湿透,神迷妄笑,寻衣摸床,手足振颤,此阴伤风动。宜用炙甘草汤去姜桂,加牡蛎、鲜石斛、鲜菖蒲等味,养阴却热也。

热不解而舌干色绛,斑已透而神迷妄笑,乃热极阴伤,阳动化风。故寻衣摸床,手足摇动。若非毓阴和阳,恐难挽回造化。必藉参,甘、胶、地、麦冬牡蛎、菖蒲、石斛扶正养阴,则液返津回,肝阴内复,而风阳自熄焉。

冬温条辨第九

冬温初起,舌遽干,神便昏,烦热脉数,或吐或泄,此邪盛正虚。宜用《金柜》麦门冬汤加桑叶,地骨皮、鲜石斛、鲜菖蒲、鲜稻根等味,甘凉养胃。

偿吐泻伤阳,无热,神迷多寐,脉软不食,宜用人参温胆汤,甘温和胃也。

凡病初起,便见舌干神昏,乃正需邪盛,不克支持,最为险候。若烦热舌干,胃阴更损,故甩麦冬、法夏,西参、甘草、粳米,桑叶,骨皮,石斛,甘凉濡润,以醒胃气。偿吐泻伤阳,而神迷如寐,脉软无热,乃伤及胃阳,宜用温胆和胃,人参养正为妙。

冬温条辨第十

冬温舌黄干燥,烦躁昏谵,脉弦或伏,便闭腹硬,转矢气者,此热结在腑。宜用鲜生地,生首乌,鲜石斛、大黄元明粉等味,微下存阴也。

冬温按法调治,而病不肯解,舌赤苔黄带焦,或如沉香色,此应下之候。更兼腹硬,频转矢气,即仲景所谓转矢气者,有燥粪也。仿调胃承气,合生地、石斛、首乌,既能祛结,又能养阴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六因条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六因条辨》书籍目录
  1. 冬温条辨十条《六因条辨》
  2. 冬温痰火《凌临灵方》
  3. 冬温为病《丹溪治法心要》
  4. 冬温脉案《类证治裁》
  5. 冬温温毒条论《六因条辨》
  6. 冬温伏邪《也是山人医案》
  7. 冬夏火热篇《外经微言》
  8. 冬温辨《医门补要》
  9. 冬应中权《中医名词词典》
  10. 冬温、寒疫、瘟疫《伤寒心法要诀》
  11. 冬应中权《中医词典》
  12. 冬温《眉寿堂方案选存》
  13. 冬月咳嗽《中医词典》
  14. 冬温《温热暑疫全书》
  15. 冬月少针非痈疽之谓《类经》
  16. 冬温《温病正宗》
  17. 冬月手足折裂《是斋百一选方》
  18. 冬温《儿科萃精》
  19. 冬至叶蛰宫说《针灸聚英》
  20. 冬温《时病论》
  21. 冬至叶蛰宫说《针经指南》
  22. 冬温《回春录》
  23. 冬至一阳生《思考中医》
  24. 冬温《吴鞠通医案》
  25. 董炳《中医词典》
  26. 冬温《中医词典》
  27. 董采《中医词典》
  28. 冬温《时病论歌括新编》
  29. 董大英《中医词典》
  30. 冬温《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1. 董凤翀《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