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冬温温毒条论

《六因条辨》书籍目录

尝考轩岐《灵》、《素》,及仲景《伤寒》杂病,《金柜玉函》诸书,有伤寒而无冬温。迨南医辈出,始着其名。其症之由,皆因冬令温燠,阳失潜藏,甚至冰霜不见,桃李舒葩,而乾坤之气,遂有辟而无阖矣。人生(1)一小天地,天地既有辟而无阖,则人身之气化亦有泄而无藏矣。是故冬应寒而反温者,即为恒燠之咎征。人或正气有亏,则邪尤易感。以致头痛无汗,发热恶寒,与伤寒仿佛,但口渴脉数鼻干气燥,则与伤寒有异。甚则为痧、为斑、为痘,皆此类也,更有阴亏阳亢之体,阴气暴绝,阳邪独发,初起便目赤齿枯,舌绛口渴,斑如锦纹,神昏咽痛,脉弦数促,此名温毒,即《伤寒例》中阳毒症也。较诸冬温更上一层,为感症中之最险者,故名为毒。而惟幼稚为甚者,盖以体属纯阳,阳与阳合,以类相招,其感尤速。凡遇此症,即宜辛凉清解,甘寒养阴,佐以解毒,可免万一。若再温表,犹抱薪救火,定遭热毙。故大江以南,地卑气湿,潮湿雾露,皆能致病。况冬失其令,尚易感温,其真伤寒者,廿无一二。间有证类太阳,而头痛身疼,发热恶寒,只须辛凉清解,得汗即愈。究因地暖气疏,易感易散,非若北方地寒气刚,可概以真伤寒法治之也。

(1)生:疑为"身"字之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六因条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六因条辨》书籍目录
  1. 冬温温毒条论《六因条辨》
  2. 冬温为病《丹溪治法心要》
  3. 冬夏火热篇《外经微言》
  4. 冬温条辨十条《六因条辨》
  5. 冬应中权《中医名词词典》
  6. 冬温痰火《凌临灵方》
  7. 冬应中权《中医词典》
  8. 冬温脉案《类证治裁》
  9. 冬月咳嗽《中医词典》
  10. 冬温伏邪《也是山人医案》
  11. 冬月少针非痈疽之谓《类经》
  12. 冬温辨《医门补要》
  13. 冬月手足折裂《是斋百一选方》
  14. 冬温、寒疫、瘟疫《伤寒心法要诀》
  15. 冬至叶蛰宫说《针灸聚英》
  16. 冬温《眉寿堂方案选存》
  17. 冬至叶蛰宫说《针经指南》
  18. 冬温《温热暑疫全书》
  19. 冬至一阳生《思考中医》
  20. 冬温《温病正宗》
  21. 董炳《中医词典》
  22. 冬温《儿科萃精》
  23. 董采《中医词典》
  24. 冬温《时病论》
  25. 董大英《中医词典》
  26. 冬温《回春录》
  27. 董凤翀《中医词典》
  28. 冬温《吴鞠通医案》
  29. 董奉《中医词典》
  30. 冬温《中医词典》
  31. 董熿《中医词典》

《六因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