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伤寒,一名卒病。卒,暴也,阴阳不和,卒暴为病。凡恶寒发热头痛,骨疼,呕吐,烦渴,皆伤寒也。

因内伤而伤寒者,病之至重者也。内伤伤寒,有性命之虞。治法一以温补元气为主,不效,更当大温补,毋发散虚其经脉,毋消导耗其中土,毋寒凉损其阳和。虽有外证,必察其内。察内者,探本澄源之大道,舍轻从重之至理也。如是,十全其七。若妄加消散,不愈,然后温补,药不纯正,方不画一,旋消旋补,倏凉倏温,如是十死其七。夫伤寒,大病也。而世医施治之法,无非消散寒凉,病可一二剂而愈者,必至于十数剂;始为发散,继则消磨,终则攻下,原本壮实而病在三阳者,其身或不死,身虽不死,而耽延时日,野狼狈已极矣。

且人以胃气为本,若病伤寒,更以胃气为先。世医不明此理,凡遇伤寒,必曰内有食也。夫食为养命之本,有食何妨?况无病则能食,有病则不能食;无病则嗜食,有病则恶食。恶食而不能食,不可强与;若饥而欲食,盒饭与之。如必曰不可食也,复投消食宽胸、挨磨攻下之药,人岂金石哉!夫食入于胃,随食随消,若有停滞,自然不宁,即当呕吐。仲师《伤寒论》云∶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由此观之,则在上脘,是为宿食,若归中脘,便腐化传导,无宿食矣。病患数日不食,岂复有宿食之理?若胸膈胀满,按之而痛,非上焦虚寒,即气机不转,当益其气机,温其三焦,正气流行,则胸膈舒畅。粗工不知,亦曰有食,如果有食,何以始病之时,按之不痛?

既病之后,数日不食,按之反痛?按之而痛,真气虚也,奈何妄行消导,以为积垢内停?欲使便出,屡屡攻下,岂知肠胃内虚,所下者不过溏泄稀粪耳!夫攻下便稀,是肠虚也,而又不知,尤必曰此旁流也。嗟嗟!旁流二字,论中并无,即有旁流,必燥粪内结,而旁水自流,非登厕便稀之为旁流也。夫宿食旁流之证,或百中有一,岂可视为常事哉?世之治伤寒者,惟散、惟消、惟清、惟泄,罔顾其本,但治其末;消、散、清、泄殆尽,见病虚寒,然后调补。执一定不移之死法,治变化无方之伤寒,舍生机活泼之至道,用杀伐刀锯之惨刑,能不悲哉!故治病必求于本,而伤寒治本之法,难以言传,识六气之标本,明经络之浅深,更合经论而会通之,其庶几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真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1. 伤寒《医学真传》
  2. 伤寒《慈幼便览》
  3. 伤寒《金匮钩玄》
  4. 伤寒《医效秘传》
  5. 伤寒《盘珠集胎产症治》
  6. 伤寒《扁鹊心书》
  7. 伤寒《针灸聚英》
  8. 伤寒《幼科心法要诀》
  9. 伤寒《灸法秘传》
  10. 伤寒《幼科折衷》
  11. 伤寒《病理学》
  12. 伤寒《脉因证治》
  13. 伤寒《传染病》
  14. 伤寒《活幼心书》
  15. 伤寒(《聚英》)《针灸大成》
  16. 伤寒《活幼心书》
  17. 伤寒(方一十六首)##《备急千金要方》
  18. 伤寒《奇效简便良方》
  19. 伤寒(附伤风)《万病回春》
  20. 伤寒《友渔斋医话》
  21. 伤寒(热病 阴证 阳证)《针灸资生经》
  22. 伤寒《丹溪治法心要》
  23. 伤寒(通用古方诗括)《医学入门》
  24. 伤寒《时病论》
  25. 伤寒、副伤寒《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26. 伤寒《丹溪手镜》
  27.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使用说明书《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8. 伤寒《幼科释谜》
  29.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30. 伤寒《医宗己任编》
  31. 伤寒、副伤寒甲二联菌苗使用说明书《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医学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