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伤寒

《针灸聚英》书籍目录

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此表热也.阳气下陷入阴分蒸熏.此里热也.

汗不出.凄凄恶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鬲俞、陶道.身热恶寒.后 .身热汗出足厥冷.身热而喘.取三间.余热不尽.取曲池.烦满汗不出.取风池、命门.汗出寒热.取五处、攒竹、上脘.烦心好呕.取巨阙、商丘.身热头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热进退头痛.取神道、关元、悬颅.(以上出针经)

六脉沉细.一息二三至.灸气海、关元.少阴发热、灸太 .

有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背恶寒.口中和.灸关元.

有汗为中风卫病.无汗恶风为寒伤荣.

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葛根汤

邪气自表侵里.必先自胸胁.以次入心腹胃.

胸胁满兼谵语.刺期门.

脏气闭而不流布也.按之痛为小结.不按自痛为大结.

刺期门.刺肺俞.(严仁庵)妇人因血结胸热入血室.刺期门.又以黄连巴豆七粒.作饼子.置脐中.以火灸之.得利为度.

胸中气不交也.水火相搏而有声.故咳逆也.

刺期门.

物聚而满.上为气.下为溺与血.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也.当出不出.积而为满.

中痧腹虚胀.或腹中急痛.刺括委中.或夺命穴等处.

邪气在里.烦为内不安.躁为外不安.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俞穴.

热毒流于下而瘀血者.

少阴证下利.便脓血者.可刺.阳明病.下血谵语.必热入血室.头汗出者.当刺期门

表邪传里.里气上逆.则为呕吐

口中和.脉微涩弱.皆灸厥阴.脉经、千金翼林氏本曰.灸厥阴五十壮.

战者正气胜.栗者邪气胜.邪与正争.心战而外栗.为病欲解也.

心气内盛.正气大虚.心栗而鼓颔.身不战者.已而遂成寒逆者.宜灸之.

四肢逆冷而不温.积凉成寒.六腑气绝于外.四肢手足寒冷.足胫寒逆.少阴也.四肢厥冷.身寒者.厥阴也.

四逆灸气海、肾俞、肝俞.

手足逆冷.阳气伏陷.热气逆伏而手足冷也.

刺内庭、大都.

庞氏曰.脉促而厥者.灸之.

郁为气不舒.冒为神昏不清.即昏迷是也.多虚极乘寒所致.或吐下使然.

郁冒.刺太阳、少阳.并病头痛.或冒闷.如结胸状.当刺大椎第一间.及肺肝二俞.

慎不可汗.

不经攻下自溏泄.

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更衣.反小者.当温上.灸之.以消阴.

小便自利.手中不冷.反发热.脉不至.灸少阴太 穴.

少阴下利.便脓血者.可刺之.宜通用之.

男子由阳明而伤.下血谵语.妇人则随经而入.月水适来.邪乘虚入.

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此热入血室.刺期门.用甘草芍药汤

不已.刺隐白.

上吐下利.挥霍撩乱.邪在中焦.胃气不治.阴阳乖隔.遂上吐下利.躁扰烦乱也.

霍乱或腹中急痛绞刺.宜刺委中及夺命穴.

有实有虚.寒热燥屎旧积.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合灸不灸.令病患冷结.久而弥困.气冲心而死.刺括委中穴.

阴病盛.则微阳消于上.故沉重.四肢逆冷.脐腹筑痛.厥逆或冷.六脉沉细.

阴毒灸关元、气海.

刺肺俞肝俞 如头痛刺大椎.

邪蓄于内.津液不行.

阴寒甚.下闭者.灸之.阴证.小便不利.必阴囊缩入小腹.痛欲死者.灸石门.

不柔和.痒痛寒热皆不知.正气为邪气闭伏.郁而不散.血气虚少故也.

若越人入诊虢太子尸厥.以郁冒不仁为可治.刺之而济痊者.神医之诊也.设脉浮洪.

汗如油.喘不休.体不仁.越人其能治哉.(以上见刘氏伤寒治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聚英》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聚英》书籍目录
  1. 伤寒《针灸聚英》
  2. 伤寒《盘珠集胎产症治》
  3. 伤寒《灸法秘传》
  4. 伤寒《金匮钩玄》
  5. 伤寒《病理学》
  6. 伤寒《医学真传》
  7. 伤寒《传染病》
  8. 伤寒《慈幼便览》
  9. 伤寒(《聚英》)《针灸大成》
  10. 伤寒《医效秘传》
  11. 伤寒(方一十六首)##《备急千金要方》
  12. 伤寒《扁鹊心书》
  13. 伤寒(附伤风)《万病回春》
  14. 伤寒《幼科心法要诀》
  15. 伤寒(热病 阴证 阳证)《针灸资生经》
  16. 伤寒《幼科折衷》
  17. 伤寒(通用古方诗括)《医学入门》
  18. 伤寒《脉因证治》
  19. 伤寒、副伤寒《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20. 伤寒《活幼心书》
  21.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使用说明书《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2. 伤寒《活幼心书》
  23.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4. 伤寒《奇效简便良方》
  25. 伤寒、副伤寒甲二联菌苗使用说明书《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6. 伤寒《友渔斋医话》
  27. 伤寒、副伤寒甲二联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8. 伤寒《丹溪治法心要》
  29. 伤寒、温病瘥后禁忌《集验方》
  30. 伤寒《时病论》
  31. 伤寒、温病用药大体及辟温方《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