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校注医醇剩义》书籍目录

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风性轻而善走,无微不入,其中人也易,其发病也速,故为百病之长。人惟卫能捍外,营能固内,腠理秘密,毛窍不开,斯贼风外邪,无能侵犯。否则正气一虚,外风乘间伺隙,由表入里,而病亦由浅入深矣。卫气不能捍外,则风入于肌肉,故手指麻木,而肌肉不仁,若是者名曰中络。营血不能固内,则风入于经脉,故身体重着,步履艰难,若是者名曰中经。由此而深入则为中腑。腑者胃腑也。胃为六腑之长,职司出纳。风入于胃,胃火炽盛,水谷之气,不生津液而化痰涎,痰随火升,阻塞灵窍,故昏不知人也。由此而深入,则是中脏。脏者,心脏也。心体纯阳,风性 举,风火上扰,神明散乱,故舌不能言,而口流涎沫。此偏枯症中由浅入深之次第也。论治者,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是因火召风,因气召风,因痰召风,反以火气痰为主,而风往从之,标本倒置。诚如喻嘉言之所讥,盖其人有火气痰偏胜之处,因中于风,则有火者为风火;有气者为风气;有痰者为风痰。风为主,而火与气与痰,乃与风合并交作,方为标本分明。惟侯氏黑散,填空窍以堵截外风一节,后人每多误解,以为空窍之处,惟肠与胃,若将肠胃之空窍填塞,则水谷且不得通行,人将何以自立。若有形之水谷,仍能灌输,则无形之邪风,岂反不能直走,蓄此疑者,不知凡几。殊不思邪害空窍,《内经》已明明言之。所谓空窍者,乃指毛窍及腠理而言。故侯氏黑散中,用牡蛎矾石等收涩之药,欲令腠理秘密,毛窍固闭,正如暴寇当前,加筑城垣以堵截之,使不得入耳;

非欲将肠胃之空窍一并窒塞也。只因误会一填字,遂将空窍二字亦一齐错解,故特为明白剖析,庶几积惑可除。且侯氏黑散中,尚有精义,未经揭出,兹再为表章之。其用牡蛎矾石,为堵截之计,固也。而其尤要者,则在于收涩敛肝,使在内之肝风不动;今先去其内应,而勾结之患除,虽有邪风,孤立无援,亦将自退矣。因思保障灵府之法,无如治脾胃以实中州。脾气旺,则积湿尽去,而痰气不生;胃气和,则津液上行,而虚火自降。治病大法,无过于斯。至仓猝之时,病势危急;则又当逆而折之,虽峻猛之剂,不得不随症而施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校注医醇剩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校注医醇剩义》书籍目录
  1. 中风《校注医醇剩义》
  2. 中风《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3. 中风《女科精要》
  4. 中风《金针秘传》
  5. 中风《扁鹊心书》
  6. 中风《金针秘传》
  7. 中风《经验丹方汇编》
  8. 中风《丹溪治法心要》
  9. 中风《医学启源》
  10. 中风《丹溪治法心要》
  11. 中风《时方妙用》
  12. 中风《时病论》
  13. 中风《医学三字经》
  14. 中风《丹溪手镜》
  15. 中风《叶天士医案精华》
  16. 中风《医宗己任编》
  17. 中风《医学真传》
  18. 中风《冷庐医话》
  19. 中风《也是山人医案》
  20. 中风《周慎斋遗书》
  21. 中风《金匮钩玄》
  22. 中风《回春录》
  23. 中风《金匮钩玄》
  24. 中风《仁术便览》
  25. 中风《盘珠集胎产症治》
  26. 中风《急救广生集》
  27. 中风《保幼新编》
  28. 中风《急救广生集》
  29. 中风《女科证治准绳》
  30. 中风《吴鞠通医案》
  31. 中风《女科证治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