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士人读书明理,期于世有所济,立功名以见重当时,此体用兼备之学也。若学成理明,无意立名,而慈祥之念,无时无地不期于济世,此其品诣不又加人一等乎哉?余观伦声许生《外科证治》一书而有感焉。伦声少嗜学,经史而外,旁及诸子百家,一名一艺之微,手披目览,各有所得。山居数十年,怡然自乐,不肯以学自炫。间因良善之家式微,为之指示趋吉修方。或婴孩疾痛,时医束手,为之施送药饵,无不速效,人始奇之。由是名噪于士大夫间。延访遂众,辞之不获,已择近地大山水处,始一命驾。人与之款洽,言皆经济文章,绝不及他事。庚寅春,余遇于皖江郡城,年逾八十,白发萧疏,神明弗衰,非学养之醇耶。
嗣余权篆芜关,通尺素书,邀其掉扁舟冒雪而来,围炉谈论竞日,叩其生平阅历,如郡县学宫添建文峰高阁,不周岁而人文蔚发,是何神速,伦声则谦未遑。谓吉凶皆盈虚消长自然道理,一有走避,必干造物之忌。若乃胜地名区,善人多则吉祥自生,趋吉之说,皆事之适然相合,非尽关人力也。其言似谦,其实有至理存焉。临别检行箧,余见有《外科证治》一书,则续成其故友毕苍霖未竞之业。其部首分别阴阳证治,其卷末并列急治五条,共书五卷,自记甚悉,余益叹其品学之优也。书成,不独擅其美,必推善于创始之良友。其所分门列类者,皆二十余年历试活人无算之实学,非借着书立说以求声誉者比。余将远别数千里外,此书若仍携归,恐久而失传,为借抄副本付剞劂,以质世之精医理者;虽曰小道,亦足见伦声所学之绪余,与济人之素心云尔。
生名克昌,和州国学生,伦声其字也。
时道光岁次辛卯夏月督榷使者云梦程怀 书于上海榷署

- 序(一)《外科证治全书》
- 序(一)《温热经纬》
- 序次丹溪小儿痘疮治法《明医杂着》
- 序(一)《仁术便览》
- 序二《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序(三)《仁术便览》
- 序二《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序(前)《古今医鉴》
- 序二《仿寓意草》
- 序(二)《外科证治全书》
- 序二《竹泉生女科集要》
- 序(二)《温热经纬》
- 序二《察病指南》
- 序(二)《仁术便览》
- 序二《推求师意》
- 序《先哲医话》
- 序二《古今医统大全》
- 序《针经指南》
- 序二《医述》
- 序《子午流注针经》
- 序二《类经》
- 序《脉诀乳海》
- 序二《辨证录》
- 序《外科传薪集》
- 序二《类证治裁》
- 序《原要论》
- 序二《万病回春》
- 序《黄帝明堂灸经》
- 序二《本草新编》
- 序《客尘医话》
- 序二《卫生宝鉴》
《外科证治全书》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序(一)
- 自记
- 序(二)
- 重刻外科证治弁言
- 凡例
- 卷一
- 痈疽证治统论
- 痈疽部位名记
- 胃气论
- 论肿
- 论溃
- 论敛
- 论痛
- 论痒
- 五善歌
- 七恶歌
- 饮食宜忌论
- 阳痈证治则例
- 阴疽证治则例
- 烂溃不敛治法
- 翻花起肛治法
- 患孔毒根治法
- 漏管治法
- 多骨治法
- 毒瓦斯攻心治法
- 破伤风治法
- 发痉治法
- 疮口误入毒水治法
- 疮中生蛆虫治法
- 头部证治(计十证)
- 面部证治(计十六证)
- 眼部证治(计二十三证)
- 卷二
- 卷三
- 项部证治(计五证)
- 胸博证治(计四证)
- 乳部证治(计五证)
- 腋胁肋三部证治(计三证)
- 肩部证治
- 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
- 背部证治(计一证)
- 腰部证治(计三证)
- 腹部证治(计四证)
- 前阴证治(计二十二证)
- 后阴证治(计六证)
- 股部证治(计四证)
- 膝部证治(计四证)
- 胫部证治(计十一证)
- 足部证治(计十八证)
- 卷四
- 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 疔疮
- 杨梅疮
- 杨梅结毒
- 小儿遗毒
- 疠风
- 石疽
- 流注
- 痼发
- 恶核
- 瘿瘤
- 疣
- 瘴疽
- 瘭疽(一名蛇瘴)
- 痘毒
- 火赤疮(附天泡疮。)
- 猫眼疮(一名寒疮。)
- 鱼脊疮
- 漆疮
- 冻疮
- 血风疮
- 癣
- 疥疮
- 疮
- 傲冬疮
- 疖
- 痱(俗名痱子)
- ??
- 葡萄疫
- 赤白游风
- 瘾疹
- 疡风
- 紫白癜风(俗名汗斑。)
- 白(一名风)
- 血箭(一名肌脉。)
- 血痣
- 五窍出血
- 血汗(一名脉溢。)
- 痛风
- 小儿胎风(一名胎赤。)
- 痒风
- 内景证治(计八证)
- 恶疮证治(计五证)
- 奇疾证治(计九证)
- 怪虫证治(计九证)
- 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
- 卷五
- 通用法(计七法)
- 备用法(计六法)
- 通用方(计七十七方)
- 备用要方(计九方)
- 附中毒类(计五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