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治法
论气逆痰滞 论气虚痰多 气虚痰寒 气虚痰热
天师曰∶气治者,气病实多,吾亦举其大者言之,如气逆痰滞是也。夫痰之滞,非痰之故,乃气之滞也。苟不利气,而惟治痰,吾未见痰去而病消也。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一钱,白芥子一钱,神曲一钱,苏子一钱,豆蔻三粒,水煎服。(〔批〕顺气活痰汤。)此方之妙,在治痰之中。而先理气,气顺则痰活,气顺则湿流通,而痰且不生矣。此气治之宜知,可即一方,而悟滞气之法。
张公曰∶气治法甚多,天师方甚略,吾再传二方。可以悟治法矣。气虚痰多之症,痰多本是湿也,而治痰之法,又不可徒去其湿,必须补气为先,而佐以消痰之品。方用人参三钱,茯苓三钱,薏仁五钱,半夏三钱,神曲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批〕助气消痰汤)。此方虽有半夏、陈皮消痰,然而不多用人参,则痰从何消。有人参以助气,有薏仁、茯苓之类,自能健脾以去湿,湿去而痰自除矣,此气治之一法也。
有气虚痰热者,不可用此方。当用麦冬三钱,天花粉一钱,甘草一钱,陈皮一钱,白芥子一钱,茯苓二钱,神曲三分,白芍三钱,当归三钱,水煎服。(〔批〕清火消痰汤。)此方之妙在不燥而又是补气之剂,润以化痰,痰去而气自足也。得此二方,则治气无难矣。

- 气治法《石室秘录》
- 气治法《傅青主男科》
- 气治法《石室秘录》
- 气质望法相参《望诊遵经》
- 气痔《圣济总录》
- 气质生成章《妇人大全良方》
- 气痔《中医词典》
- 气至病所《中医词典》
- 气滞《中医名词词典》
- 气之阴郄《中医词典》
- 气滞《四圣心源》
- 气之平者《医学启源》
- 气滞《中医词典》
- 气之浓者《医学启源》
- 气滞《医学入门》
- 气之病证《医碥》
- 气滞《明医指掌》
- 气之薄者《医学启源》
- 气滞《明医指掌》
- 气症《奇效简便良方》
- 气滞《丹台玉案》
- 气症《证治汇补》
- 气滞《仁术便览》
- 气证《医学摘粹》
- 气滞腹痛《中医词典》
- 气证《医学摘粹》
- 气滞腹痛证《余无言医案》
- 气蒸《中医词典》
- 气滞经闭《中医词典》
- 气针丸《博济方》
- 气滞经行后期《中医词典》
《石室秘录》
-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卷一(礼集)
- 卷二(乐集)
- 卷三(射集)
- 王治法
- 霸治法
- 倒治法
- 缚治法
- 肥治法
- 瘦治法
- 摩治法
- 浴治法
- 达治法
- 发治法
- 夺治法
- 深治法
- 浅治法
- 长治法
- 短治法
- 日治法
- 夜治法
- 气治法
- 血治法
- 脏治法
- 腑治法
- 常治法
- 变治法
- 初治法
- 终治法
- 专治法
- 分治法
- 同治法
- 异治法
- 劳治法
- 逸治法
- 吸治法
- 引治法
- 单治法
- 双治法
- 立治法
- 卧治法
- 饥治法
- 饱治法
- 卷四(御集)
- 富治法
- 贫治法
- 产前治法
- 产后治法
- 老治法
- 少治法
- 东南治法
- 西北治法
- 皮毛治法
- 肌肤治法
- 筋脉治法
- 温治法
- 清治法
- 收治法
- 散治法
- 软治法
- 坚治法
- 抑治法
- 扬治法
- 痰治法
- 火治法
- 静治法
- 动治法
- 春夏治法
- 秋冬治法
- 奇治法
- 平治法
- 奇治法
- 偶治法
- 形治法
- 气治法
- 暗治法
- 明治法
- 卷五(书集)
- 久治法
- 暂治法
- 远治法
- 近治法
- 轻治法
- 重治法
- 瘟疫治法
- 瘴疠治法
- 得治法
- 失治法
- 意治法
- 神治法
- 伤寒相舌秘法
- 岐天师儿科治法
- 诸真人传授儿科
- 张真人传痘疹门
- 钱真人传痘疮神方
- 岐天师传治回毒方
- 岐天师又传治回毒岁久不愈方
- 岐真人传儿科秘法
- 长沙张真人传治小儿感冒风寒方
- 儿科
- 卷六(数集)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