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生成章第七

《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具天地之性,集万物之灵,阴阳平均,气质完备,咸其自尔。然而奇偶异数,有衍有耗;刚柔异用,或强或弱。血荣气卫,不能逃于消息、盈虚之理。则禀质之初,讵可一概论是。以附赘垂,骈拇枝指,侏儒跛蹩,形气所赋有如此者;疮疡肿,聋盲喑哑,瘦瘠疲瘵,气形之病有如此者。然则胚胎造化之始,精移气变之后,保卫辅翼,固有道矣。(《孝经》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书·泰誓》曰∶唯人,万物之灵。)天有五气,各有所凑;地有五味,各有所入。所凑有节适,所入有度量。凡所畏忌,悉知戒慎,资物为养者,理固然也。寝兴以时,出处以节。(《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王冰云∶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肺,腐气凑肾也。以五味食人者,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也。)可以高明,可以周密,使雾露风邪,不得投间而入。因时为养者,理宜然也。以至调喜怒,寡嗜欲。(《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可以处台榭。《脉要精微论》云∶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夏则顺阳在上,故可以高明;冬则顺阳气之伏藏,故可以周密。)作劳不妄,而气血从之,皆所以保摄妊娠,使诸邪不得干焉。(《天真论》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通天论》曰∶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苟为不然,方授受之时,一失调养则内不足以为中之守,外不足以为身之强。气形弗充而疾 因之。(《脉要》曰∶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又曰∶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若食兔唇缺,食犬无声,食杂鱼面疮癣之属,皆以食物不戒之过也。(孙思邈《养胎法》云∶妊娠食兔肉,令子缺唇。食犬肉,令子无音声。食干鲤鱼,令子多疮癣。《异法方宜论》云∶鱼者使人热中。注云∶鱼发疮。)心气大惊而癫疾。(《奇病论》帝曰∶人生而病癫疾者何?岐伯曰∶名为胎病。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肾气不足而解颅。(巢氏云∶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由肾气不成故也。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盛,则脑髓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脾胃不和而羸瘦。(巢氏云∶夫羸瘦不生肌肤,皆为脾胃不和,不能饮食,故血气衰弱,不能荣于肌肤。凡小儿在胎而遇寒冷或生而挟伏热,皆令儿不能食,故羸瘦也。)心气虚乏而神不足之属,皆以气血不调之过也。诚能食饮知所戒,推而达之,五味无所伤。诚能于气血知所调,推而达之,邪气无所乘,兹乃生育相待而成者。

(《病源》云∶肺主气,心主血脉,病血气,通荣腑脏,遍循经络。产则血气伤损,脏腑不足。而心统领诸脏,其劳伤不足,则令惊悸恍惚,是心气虚也。)故曰∶天不人不因。(《法言》曰∶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1. 气质生成章《妇人大全良方》
  2. 气至病所《中医词典》
  3. 气质望法相参《望诊遵经》
  4. 气之阴郄《中医词典》
  5. 气治法《傅青主男科》
  6. 气之平者《医学启源》
  7. 气治法《石室秘录》
  8. 气之浓者《医学启源》
  9. 气治法《石室秘录》
  10. 气之病证《医碥》
  11. 气痔《圣济总录》
  12. 气之薄者《医学启源》
  13. 气痔《中医词典》
  14. 气症《奇效简便良方》
  15. 气滞《中医名词词典》
  16. 气症《证治汇补》
  17. 气滞《四圣心源》
  18. 气证《医学摘粹》
  19. 气滞《中医词典》
  20. 气证《医学摘粹》
  21. 气滞《医学入门》
  22. 气蒸《中医词典》
  23. 气滞《明医指掌》
  24. 气针丸《博济方》
  25. 气滞《明医指掌》
  26. 气针丸《妇人大全良方》
  27. 气滞《丹台玉案》
  28. 气针《中医词典》
  29. 气滞《仁术便览》
  30. 气障《中医词典》
  31. 气滞腹痛《中医词典》

《妇人大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