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望法相参
夫色之同于众人者.气候之常.而不同于众人者.赋禀之变.故夫气质不齐.形色亦异.经曰.木形之人青.土形之人黄.火形之人赤.金形之人白.水形之人黑.盖其赋禀独盛.故其气色独着也.然五形之人.其脏腑之盛衰.骨节之大小.筋之粗细.肉之坚脆.皮之浓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营卫之度.又各不齐.扩而充之.则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岂仅阴阳五人.五五二十五人而已哉.变化盖无穷矣.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参之四时.合之五行.可以推其生克.断其吉凶矣.四诊心法云.五脏之色.随五形发见.百岁不变者.主色也.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者.客色也.主色人气之所生.客色岁气之所化.岁气胜人气为顺.人气胜岁气为逆.所谓逆者.春当青而反白.秋当白而反赤.夏当赤而反黑.冬当黑而反黄.长夏当黄而反青.可随时而观也.夫色之生于心也.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岂特一端而已哉.夫各有所当也.

- 气质望法相参《望诊遵经》
- 气质生成章《妇人大全良方》
- 气治法《傅青主男科》
- 气至病所《中医词典》
- 气治法《石室秘录》
- 气之阴郄《中医词典》
- 气治法《石室秘录》
- 气之平者《医学启源》
- 气痔《圣济总录》
- 气之浓者《医学启源》
- 气痔《中医词典》
- 气之病证《医碥》
- 气滞《中医名词词典》
- 气之薄者《医学启源》
- 气滞《四圣心源》
- 气症《奇效简便良方》
- 气滞《中医词典》
- 气症《证治汇补》
- 气滞《医学入门》
- 气证《医学摘粹》
- 气滞《明医指掌》
- 气证《医学摘粹》
- 气滞《明医指掌》
- 气蒸《中医词典》
- 气滞《丹台玉案》
- 气针丸《博济方》
- 气滞《仁术便览》
- 气针丸《妇人大全良方》
- 气滞腹痛《中医词典》
- 气针《中医词典》
- 气滞腹痛证《余无言医案》
《望诊遵经》
- 作者:汪宏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 叙
- 卷上
- 诊法常以平旦
- 望色常宜定静
- 明堂周身部位
- 明堂六部提纲
- 面貌分应脏腑
- 五官分应五脏
- 五色分应五脏
- 相气十法提纲
- 望法阴阳总纲
- 五色相应提纲
- 五色主病提纲
- 部色主病提纲
- 四时望法相参
- 四时气色主病
- 昼夜阴晴相参
- 五方望法相参
- 气质望法相参
- 老少望法相参
- 居养望法相参
- 变色望法相参
- 望色先知平人
- 色以润泽为本
- 五色交错合参
- 五色十法合参
- 五色六部合参
- 气色部位合参
- 气色门户合参
- 色病宜忌合参
- 气色声音合参
- 气色脉象合参
- 气色病症合参
- 推展望色大意
- 主病条目大意
- 青色主病条目
- 赤色主病条目
- 黄色主病条目
- 白色主病条目
- 黑色主病条目
- 主病条目附识
- 卷下
- 目分脏腑部位
- 眼目形容提纲
- 眼目气色提纲
- 睑色望法提纲
- 面目望法相参
- 眼目形容条目
- 眼目气色条目
- 望舌诊法提纲
- 诊舌形容条目
- 诊舌气色条目
- 诊舌苔垢条目
- 诊舌津液条目
- 诊口形容提纲
- 诊口形容条目
- 诊唇望法提纲
- 诊唇形容条目
- 诊唇气色条目
- 四白望法提纲
- 牙齿望法提纲
- 牙齿望法条目
- 诊鼻望法提纲
- 诊鼻形容条目
- 诊耳望法提纲
- 眼眉望法提纲
- 髭须望法提纲
- 发望法提纲
- 诊头望法提纲
- 面形分属五脏
- 面容分属五脏
- 诊腹望法提纲
- 诊背望法提纲
- 诊手望法提纲
- 诊足望法提纲
- 毫毛望法提纲
- 腠理望法提纲
- 尺肤望法提纲
- 诊皮望法提纲
- 诊肉望法提纲
- 络脉望法提纲
- 络脉主病提纲
- 诊筋望法提纲
- 诊骨望法提纲
- 爪甲望法提纲
- 诊乳望法提纲
- 脐府望法提纲
- 肾囊望法提纲
- 阴茎望法提纲
- 诊汗望法提纲
- 诊血望法提纲
- 诊痰望法提纲
- 大便望法提纲
- 诊溺望法提纲
- 月经诊法提纲
- 形体周身部位
- 身形望法提纲
- 身容望法提纲
- 形容望法大纲
- 行止动静提纲
- 诊坐望法提纲
- 诊卧望法提纲
- 身容四法提纲
- 意态望法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