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中隐阴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为先补后泻法。其法先进针至浅部(0.5寸左右),行紧按慢提九次,觉微热,再进针至深部(1寸左右),行慢按紧提六次,此为一度。必要时可反复施术。适用于先寒后热,虚中夹实之症。

- 阳中隐阴《中医词典》
- 阳中伏阴《中医词典》
- 阳中隐阴、阴中隐阳《中医刺灸》
- 阳治法《石室秘录》
- 阳中之少阴《中医词典》
- 阳支《中医词典》
- 阳中之太阳《中医词典》
- 阳症痈疽秘方《华佗神方》
- 阳中之阳《中医名词词典》
- 阳症围药《急救广生集》
- 阳中之阳《中医词典》
- 阳症吐血《傅青主男科》
- 阳中之阴《中医名词词典》
- 阳症似阴论《伤寒大白》
- 阳中之阴《中医词典》
- 阳症似阴《伤寒捷诀》
- 杨贲亨《中医词典》
- 阳症变阴《外科选要》
- 杨斌《中医词典》
- 阳症《医效秘传》
- 杨乘六《中医词典》
- 阳症《伤寒捷诀》
- 杨崇魁《中医词典》
- 阳证治验《卫生宝鉴》
- 杨大烈《中医词典》
- 阳证治验《卫生宝鉴》
- 杨大邺《中医词典》
- 阳证阴证辩《侣山堂类辩》
- 杨旦升《中医词典》
- 阳证阴证辩《景岳全书》
- 杨得春《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