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阴痧

《中医词典》x~y书籍目录

病证名。

①痧证而见腹痛手足冷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粹,或因秽气所触而致。”宜藿香汤

②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见《痧证指微·阴症》。其一,头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摇动,牙关咬紧,不言眼定,头摇脚掉,手足面容变黑色。如六脉全无,元气已脱,多不治。宜急刺人中穴,并舌尖、十手指尖、十脚趾尖及两曲池穴,刺出微血。其二,猝然身热暴躁,叫号不出,头摇脚掉,牙关紧闭,不言,眼定,身强,六脉全无,初则面红,渐渐紫暗,而变黑色者不治。宜先用麻油灌入,再以绿豆煮清汁一碗冷服。苏后能言,再刮臂臑、曲池、肩井、风府、膏肓、命门穴。其三先患伤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颤不语。脉息全无,面黑色,亦属逆症。所治刮刺同前,药用砂仁木香槟榔青皮广皮灯心煎服。其四先患伤寒未愈,复感邪,腹痛泄泻,初不发热,渐渐发热,热极不语。刮针俱同前,仍服前药如芦粟梗五钱、石榴皮三钱、伏龙肝三钱、江鱼背脊刺三钱炙,俱炙干研末蜜丸,每日空心服二钱。

③即冷痧。《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详见冷痧条。参见痧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x~y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词典》x~y书籍目录
  1. 阴痧《中医词典》
  2. 阴弱不能配阳之病《原机启微》
  3. 阴疝《圣济总录》
  4. 阴弱不能配阳之病《审视瑶函》
  5. 阴疝《中医词典》
  6. 阴荣五十四法《针灸神书》
  7. 阴疝《女科切要》
  8. 阴人《中医词典》
  9. 阴疝统论《圣济总录》
  10. 阴热《中医词典》
  11. 阴疝小便部《神应经》
  12. 阴热《中医名词词典》
  13. 阴疝小便门《针灸大成》
  14. 阴球开花《急救广生集》
  15. 阴疝肿缩《圣济总录》
  16. 阴郄《针灸学》
  17. 阴疝肿缩方一首《外台秘要》
  18. 阴郄《中医词典》
  19. 阴疝卒肿痛《圣济总录》
  20. 阴郄《针灸大成》
  21. 阴生于阳《中医名词词典》
  22. 阴茄《奇效简便良方》
  23. 阴生于阳《中医词典》
  24. 阴茄《中医词典》
  25. 阴胜《伤寒说意》
  26. 阴窍漏气《药症忌宜》
  27. 阴胜而痛内障《中医词典》
  28. 阴窍漏气《冯氏锦囊秘录》
  29. 阴胜其阳《中医词典》
  30. 阴窍《中医词典》
  31. 阴胜则寒《中医名词词典》

《中医词典》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