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饮
病证名。饮病之一(属《金匮要略》四饮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此病之饮邪主要泛溢于体表肌肤和四肢。临床兼见身体痛重,支节烦疼;亦可兼见咳喘、胸闷、乏力等症。宜温肺化饮,发汗驱邪。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方。参见四饮、痰饮条。

- 溢饮《中医词典》
- 溢饮《中医名词词典》
- 溢饮《卫生宝鉴》
- 溢阴《中医词典》
- 溢饮《症因脉治》
- 溢阳《中医词典》
- 溢饮《校注医醇剩义》
- 溢血《中医名词词典》
- 溢饮方三首《外台秘要》
- 溢乳《中医词典》
- 溢饮候《诸病源候论》
- 溢泪症《眼科学》
- 溢饮滑泄《中医词典》
- 溢《中医词典》
- 溢志《中医词典》
- 意治法《石室秘录》
- 缢死《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意志障碍《医学心理学》
- 缢死秘方《华佗神方》
- 意向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薏(音薏)苡(音以)仁《证类本草》
- 意态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 薏芪茶《茶饮保健》
- 意识状态《物理诊断学》
- 薏苡《长沙药解》
-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体格检查《急诊医学》
- 薏苡萹蓄茶《茶饮保健》
-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实验室检查《急诊医学》
- 薏苡附子败酱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鉴别诊断《急诊医学》
-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