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痢
病名。痢疾便中多血或下纯血。亦称赤痢。由热毒乘血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临床以血鲜血黯,辨其属热属寒。《秘传证治要诀·痢》治血鲜热痢,用藿香正气散加黑豆,五苓散加木香、粟米,下黄连丸,或黄连阿胶丸、茶梅圆、白头翁汤;冷痢血色黯如瘀,服冷药所下愈多,次数愈频者,用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肉豆蔻、木香。参疾病、赤痢、赤白痢条。本病可见于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等疾患。

- 血痢《中医词典》
- 血痢《傅青主男科》
- 血痢《凌临灵方》
- 血痢《孙真人海上方》
- 血痢《医述》
- 血痢《圣济总录》
- 血痢《奇效简便良方》
- 血疬《中医词典》
- 血痢不止《奇效简便良方》
- 血利候《诸病源候论》
- 血痢方六首《外台秘要》
- 血类《医学入门》
- 血痢候《诸病源候论》
- 血类《察病指南》
- 血淋《中医名词词典》
- 血劳论《女科折衷纂要》
- 血淋《圣济总录》
- 血溃流注疽《中医词典》
- 血淋《中医词典》
- 血溃怪病《奇方类编》
- 血淋《凌临灵方》
- 血溃《中医词典》
- 血淋《医宗金鉴》
- 血亏经闭《妇科心法要诀》
- 血淋《幼幼新书》
- 血亏经闭《医宗金鉴》
- 血淋《明医指掌》
- 血亏经闭《中医词典》
- 血淋《金匮翼》
- 血块作痛《竹林女科证治》
- 血淋《儿科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