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发热
病证名。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见《丹溪心法·发热》。《医碥》卷一:“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此为无根之火,乃虚焰耳。证见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却不能饮,肌表虽大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脉沉细或浮数无力,按之欲散。治宜温热之剂,温其中而阳内返,温其下而火归元。误投寒凉立死。”参见发热、阳浮发热条。

- 阳虚发热《中医词典》
- 阳虚发热《临证实验录》
- 阳虚发热《友渔斋医话》
- 阳虚发热《中医名词词典》
- 阳虚喉痹《中医词典》
- 阳虚耳聋证七 太阳九十八《伤寒悬解》
- 阳虚喉痛《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阳虚恶寒《金匮钩玄》
- 阳虚论治《虚损启微》
- 阳虚恶寒《中医词典》
- 阳虚门《寿世青编》
- 阳虚毒结证《临证实验录》
- 阳虚喷嚏案《临证实验录》
- 阳虚猝倒《傅青主男科》
- 阳虚三夺统于脾《理虚元鉴》
- 阳虚喘《中医词典》
- 阳虚失血《中医词典》
- 阳虚《药症忌宜》
- 阳虚失血《金匮翼》
- 阳虚《中医词典》
- 阳虚水泛《中医词典》
- 阳虚《四圣心源》
- 阳虚水肿《中医名词词典》
- 阳虚《中医名词词典》
- 阳虚体质养生法《中医饮食营养学》
- 阳性秽疮秘方《华佗神方》
- 阳虚头痛《中医词典》
- 阳邪《中医词典》
- 阳虚吐备忌滋阴也《医法圆通》
- 阳邪《中医名词词典》
- 阳虚下陷《傅青主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