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伤寒悬解》书籍目录

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为燥土,太阴以湿土主令,是为湿土。脾胃以膜相连,《素问》语。感应最捷,胃家实则燥土司气,而湿土以化燥,胃中虚则湿土主令,而燥土亦化湿。燥则阳明之证也,湿则太阴之证也,而化气之燥,究不敌主令之湿,杂证湿居其九,而燥不得一。盖胃家之阳实,非风寒郁为内热,则不病也。惟伤寒有胃家实证,乃胃家之实者,未能强半,而胃中之虚者,不止十三。实则始终于阳明,所谓阳明中土,无所复传,承气之证也。虚则病在阳明而阳衰气退,太阴脾脏将起而代秉其权,是名为阳明而实则太阴。自此而传变无穷,四逆、真武之证,悉伏于此矣。

阳明为阳盛之经,犹且虚实之相半,况乎太阳为三阳之终,少阳为三阳之始。此将盛方长之气,则动入三阴,未可屈指也。

盖脾阴胃阳胜负之机,在乎中气,临病而不知中气,见阳明之经热,昧阳明之府冷,汗、下、烧针,孟浪错缪,中气一败,祸生不测。虽胃家之实,攻泻之早,犹且阳去而入阴,矧胃中之虚,汗下一误,有不亡神失国,而登鬼录者哉!《老子》有言:治人事天莫若啬。医家宝啬中气,不肯孟浪轻泻,则燥湿移易,虚实贸迁,金书玉诀,尽在此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悬解》书籍目录
  1.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伤寒悬解》
  2. 阳明新法《伤寒指掌》
  3. 阳明虚证提纲 阳明五十一《伤寒悬解》
  4. 阳明下篇《伤寒恒论》
  5. 阳明蓄血《中医词典》
  6. 阳明问答一《伤寒寻源》
  7. 阳明瘀血抵当证一 阳明四十七《伤寒悬解》
  8. 阳明问答五《伤寒寻源》
  9. 阳明与少阳合病《中医名词词典》
  10. 阳明问答四《伤寒寻源》
  11. 阳明欲剧时相《思考中医》
  12. 阳明问答三《伤寒寻源》
  13. 阳明燥金《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4. 阳明问答七《伤寒寻源》
  15. 阳明燥金《四圣心源》
  16. 阳明问答六《伤寒寻源》
  17. 阳明燥金《医学摘粹》
  18. 阳明问答二《伤寒寻源》
  19. 阳明战汗《经方实验录》
  20. 阳明胃腑寒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1. 阳明证《伤寒总病论》
  22. 阳明胃腑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3. 阳明证《此事难知》
  24. 阳明胃腑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5. 阳明证高热痿蹙《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6. 阳明为阖《中医词典》
  27. 阳明证臌胀《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8. 阳明外证一 阳明三《伤寒悬解》
  29. 阳明证呕吐(食管癌待查)《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30. 阳明外证五 阳明七《伤寒悬解》
  31. 阳明之复《史载之方》

《伤寒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