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俱虚证十 太阳六十五

《伤寒悬解》书籍目录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一被火热,血气流溢,而失其常度,外劫之火与内郁之阳,两相熏灼,其身发黄。上之阳盛则欲衄,下之阴虚则小便难。阴液阳津,俱至虚竭,身体则枯燥不润。阳气上燔,但头汗出,际颈而还。里气膹郁,而为胀满。肺气壅阻,而为微喘。火炎于上,口干而咽烂,其时或不大便。久则卫郁莫泄,浊气熏心,而为谵语。甚者胃气冲逆,而为呕哕,或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凡此诸证,总以表里壅遏,热无泄路,故郁闷懊憹烦乱如是。宜以辛凉之药,双泄表里。若小便利者,是阴气未绝,其人可治也。

此证湿热郁蒸,宜以麻黄石膏泻其表热,大黄芒硝泻其里热,半夏生姜降其逆,猪苓滑石渗其湿,表里双清,则神气慧爽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悬解》书籍目录
  1. 阴阳俱虚证十 太阳六十五《伤寒悬解》
  2. 阴阳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3. 阴阳俱溢《中医词典》
  4. 阴阳井荥木金相生不同《针灸素难要旨》
  5. 阴阳厥脉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读医随笔》
  7. 阴阳类论《素问悬解》
  8. 阴阳皆虚灸之所宜《卫生宝鉴》
  9. 阴阳类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10. 阴阳交证《伤寒九十论》
  11. 阴阳类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12. 阴阳交死证《灵素节注类编》
  13. 阴阳类论篇《疡医大全》
  14. 阴阳交十一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15. 阴阳离合《类经》
  16. 阴阳交尺寸反《灵素节注类编》
  17. 阴阳离合论《素问悬解》
  18. 阴阳交并论《研经言》
  19. 阴阳离合论《素问悬解》
  20. 阴阳交《类经》
  21. 阴阳离合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2. 阴阳交《医述》
  23. 阴阳离合论篇《疡医大全》
  24. 阴阳交《医学读书记》
  25. 阴阳离合篇《黄帝内经·素问》
  26. 阴阳交《中医词典》
  27. 阴阳离决《中医名词词典》
  28. 阴阳交《中医名词词典》
  29. 阴阳离决《中医词典》
  30. 阴阳换气《扁鹊心书》
  31.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论《张聿青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