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四逆证二十二 少阴二十三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阴旺阳虚。设见恶寒,则阳败而无生望,若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见赤色,或风木贼土而腹痛,或浊气上逆而干呕,或滞气冲击而咽痛,或下利虽止而脉微欲绝不出者,是阳弱而气郁也。通脉四逆汤,姜、甘,温中而培土,附子暖下而回阳。服之其脉即出者,是阳回而气达,其病当愈,以其阳微欲绝,而实原未尝绝也。
〖通脉四逆汤〗九十三 (方【99】) 此即四逆汤,而分两不同
【99】通脉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 通脉四逆证二十二 少阴二十三《伤寒悬解》
- 通脉四逆证《医学摘粹》
- 通脉四逆证二十三 厥阴二十四《伤寒悬解》
- 通脉四逆证《医学摘粹》
- 通门《中医词典》
- 通脉四逆汤方《伤寒论》
- 通明利气丸《仁术便览》
- 通脉四逆汤方《医宗金鉴》
- 通明论《明目至宝》
- 通脉四逆汤方《医宗金鉴》
- 通明丸《备急千金要方》
- 通脉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通木《中医名词词典》
- 通脉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通木《中医词典》
- 通脉四逆汤方《伤寒杂病论》
- 通木《医宗金鉴》
- 通脉四逆汤八十五 方见《伤寒·少阴》《金匮悬解》
- 通木《伤科汇纂》
- 通脉四逆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通评虚实论《素问悬解》
- 通脉四逆汤《伤寒寻源》
- 通评虚实论《素问悬解》
- 通脉四逆汤《冯氏锦囊秘录》
- 通评虚实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通脉四逆汤《删补名医方论》
- 通评虚实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通脉四逆汤《医宗金鉴》
- 通评虚实论篇《疡医大全》
- 通脉四逆汤《备急千金要方》
- 通气《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