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证三太阳 百二十五

《伤寒悬解》书籍目录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脉浮而紧,应以汗解,而复下之,紧反入里,浮紧变为沉紧,则作痞证。痞证阳气格郁,必生上热,阴气凝塞,必生下寒,寒热相通,二气抟结,则心下石硬,而关脉沉紧,是当用诸泻心清上温下之法。若按之心下自濡,诊之关上脉浮者,是下寒未生,但是阳气痞塞,郁生上热,宜用大黄黄连泻其上热,无用温药也。若下寒已生,则心下不濡而关上不浮,其上热逼蒸,别无去路,是必开其皮毛,泄而为汗。如是心下痞硬,而复恶寒汗出者,是其下寒已动,宜附子泻心汤大黄、芩、连,泻其上热,附子温其下寒也。

此以下伤其中气,土败胃逆,胆心不降,君相二火皆升,大黄泻胃而降逆,黄连泻其心火黄芩泻其胆火。第曰泻心者,相火以君火为主也。

附子泻心汤〗四十七 (方【61】)

【61】附子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枚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悬解》书籍目录
  1. 附子泻心汤证三太阳 百二十五《伤寒悬解》
  2. 附子泻心汤方《伤寒论》
  3. 附子续命汤《仁术便览》
  4. 附子泻心汤方《医宗金鉴》
  5. 附子养荣汤方《临症验舌法》
  6. 附子泻心汤方《伤寒杂病论》
  7. 附子养荣汤方《临症验舌法》
  8. 附子泻心汤《伤寒括要》
  9. 附子证《医学摘粹》
  10. 附子泻心汤《医方论》
  11. 附子证《医学摘粹》
  12. 附子泻心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13. 附子证六 少阴七《伤寒悬解》
  14. 附子泻心汤《伤寒寻源》
  15. 附子证五 少阴六《伤寒悬解》
  16. 附子泻心汤《医方考》
  17. 附子猪肚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8. 附子泻心汤《删补名医方论》
  19. 赴筵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 附子泻心汤《医宗金鉴》
  21. 赴筵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 附子泻心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3. 赴筵散《儒门事亲》
  24. 附子泻心《汤头歌诀》
  25. 赴筵散《是斋百一选方》
  26. 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7. 赴宴散《奇方类编》
  28.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伤寒杂病论》
  29. 复聪散《仁术便览》
  30. 附子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1. 复发性多软骨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伤寒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