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七节 乳漏

《中医外科学》书籍目录

乳漏是以疮口脓水淋漓,久不收口而成管道为主要表现的乳房部的漏管。《外科真诠》云:“乳漏乳房烂孔,时流清水,久而不愈,甚则乳汁从乳流出。”本病是乳房感染性疾病的后遗症。常发生于乳房和乳晕两个部位,以前者多见,预后较好;后者常见于未婚妇女,病程较长。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瘘管和窦道。

[病因病机]

由于乳乳发失治,脓出不畅;或切开不当,损伤乳络,乳汁从疮口溢出,以致长期流脓、溢乳;或因乳痨溃后,身体虚弱,日久不愈,形成乳房部漏管。由于乳头内缩凹陷,感染毒邪,或粉瘤化脓.疮口久不愈合而形成乳晕部漏管。

[诊断]

一、乳房部漏管发病前有乳痈、乳发、乳痨病史,疮口经久不愈,常流出乳汁或脓血,疮面肉芽不鲜,周围皮肤潮湿浸淫。乳痨溃破成瘘者,疮口多凹陷,周围皮肤紫暗,脓水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

二、乳晕部漏管多发于非哺乳期的20—40岁的妇女,亦可偶见于男子,常伴有乳头内缩,并在乳头旁(乳晕部)有黄豆大小结块,质软不坚,不痛不痒,不易发现。发作时结块增大,疼痛,色红,约7—10天成脓,夹有豆渣状灰白色粉质,往往不收口,或愈后在乳窍中仍有粉质外溢,反复发作,难以痊愈。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毒邪未尽乳房或乳晕部漏管,脓出不畅,疮口经久不愈,常流乳汁或脓血,疮周皮色紫暗;可伴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辨证分析:乳痈、乳发失治,脓出不畅,毒邪滞留,甚或旁窜,以致疮口常流乳汁或脓血;而脓液和乳汁均为气血所化,长期流脓溢乳,耗伤气血,正虚毒恋,血脉瘀滞,形成慢性漏管,疮周皮色紫暗;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热毒未尽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若系乳痨溃后阴虚者,治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汤青蒿鳖甲汤加减。

(二)气血两虚创面肉芽不鲜,时流脓血乳汁,久不收口;伴有纳食不佳,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毒邪留滞,疮口常流脓血或乳汁,耗伤气血,气血两虚,故创面肉芽不鲜,久不收口,并伴纳食不佳,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调补气血,养阴清热。

方药:托里消毒饮加减。

二、外治法

(一)敷贴法适用于乳房部漏。先用提脓去腐药,如八二丹七三丹药捻,外敷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均用厚棉垫加压。无效时改用扩创。

(二)手术疗法适用于浅层皮下漏,亦可用于乳晕部漏。先把球头细银质探针制成弯形,自乳晕部外口探人,由乳头穿出。探查时动作轻柔,以免造成假道,然后沿探针将漏管(包括乳头)全部切开,修剪切口两侧创缘,使其略呈蝶状,并检查漏管有五分支,如有则需一并切开,术后用八二丹纱条填塞伤口,外敷红油膏。若手术时乳晕部外口已成假性愈合,可在该处作一小切口,再用探针从切口探人从乳头穿出,挤压乳晕部可挤出灰白色脂状物,自乳孔排出,再以探针从该孔探人,从乳晕部假性愈合处穿出,然后按前述方法切开漏管。术后用七三丹油纱条填塞伤口,肉芽新鲜后改用生肌药物。

(三)挂线疗法适用于乳晕部乳漏(具体操作参照总论外治法中“挂线法”)。但乳晕部漏管,其管道通向乳窍,须将球头探针弄成弯形,方能自溃疡口探人,由乳窍穿出。

[预防与调摄]

1.积极治疗乳痈、乳发、乳痨,切开排脓时切口与乳络方向一致。

2.注意乳房局部卫生,乳头内陷者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房部粉瘤及时行手术切除。

[结语]

乳漏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瘘管和窦道。其特点是:乳房或乳晕部见瘘管,疮口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治宜内外结合。毒邪未尽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若乳痨溃后阴虚者,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汤青蒿鳖甲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治宜调补气血、养阴清热,方用托里消毒饮加减。乳房部漏可先用敷贴法,无效则改用手术切开和挂线疗法,再酌情外敷不同药膏。对多发性复杂性乳漏,可行患侧乳房单纯切除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外科学》书籍目录
  1. 乳漏《中医外科学》
  2. 乳漏《中医词典》
  3. 乳糜尿《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4. 乳漏《中医名词词典》
  5. 乳糜尿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6. 乳令儿病证《证治准绳·幼科》
  7. 乳糜微粒代谢《动脉粥样硬化》
  8. 乳栗《中医词典》
  9. 乳糜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乳疬《中医外科学》
  11. 乳糜泻《消化病学》
  12. 乳疬《中医词典》
  13. 乳蜜汤《备急千金要方》
  14. 乳利如血《中医词典》
  15. 乳母忌慎法《圣济总录》
  16. 乳痨《中医外科学》
  17. 乳母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8. 乳痨《中医词典》
  19. 乳母食忌《饮膳正要》
  20. 乳痨《中医名词词典》
  21. 乳母杂忌慎法《幼幼新书》
  22. 乳劳《外科心法要诀》
  23. 乳难《中医词典》
  24. 乳劳《医宗金鉴》
  25. 乳衄《中医词典》
  26. 乳孔塞痛《奇效简便良方》
  27. 乳衄《中医外科学》
  28. 乳菌《中医词典》
  29. 乳衄门主论《疡医大全》
  30. 乳疽方《急救广生集》
  31. 乳旁《中医词典》

《中医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