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流注

《中医外科学》书籍目录

流注是以发生在肌肉深部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为表现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纱》科真诠》云:“流注发无定处,漫肿不红,连接三四处。”《诸病源候论·流注候》云:“人体虚受邪气,邪气随血而行,或淫突皮肤,去来击痛,游走无有常所。”其特点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点。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本病因发病原因及病情不同,而有许多病名,如发于夏秋之间的称暑湿流注;由于疔、后引起的,称余毒流注;产后恶露停滞或跌扑损伤而引起的,称瘀血流注;仅发于髂窝部的,称髂窝流注。但其病机、证治基本相似,故一并叙述。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正气不足,邪气壅滞,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暑湿流注因夏秋季节感受暑湿,客于营卫,阻于肌肉而成。余毒流注因患疗疮、疖、失治误治,或温热病失于诊治,火热之毒流注入于血分,稽留于肌肉之中而发。瘀血流注多因跌打损伤,瘀血停留,或产后恶露停滞,经络为气血壅滞而成。髂窝流注除由感受暑湿之邪外,还可由会阴、肛门、外阴、下肢皮肤破损或生疮疖,邪毒流窜,阻滞经络而成。

[诊断]

多发于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窝部等处。

开始时在四肢近端或躯干部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色白,按之微热,约2—3天后,肿胀掀热疼痛明显,可触及肿块。伴寒战高热,全身关节疼痛头痛头胀食欲不振等。以后肿块逐渐增大,疼痛加剧,约2周左右,肿块中央皮肤微红而热,按之中软而应指:伴壮热不退,时时汗出,口渴欲饮等症。溃后脓出黄稠或白粘脓水,或夹有瘀血块。脓出后肿消痛止,硬块渐消,身热也退,食欲渐增,约经2周左右,脓尽收口而愈。

若溃后身热不退,应仔细检查身体其他部位,常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现象,伴壮热不退、身体消瘦、面色无华等正虚邪恋之证。若兼神昏谵语、胸胁疼痛、咳喘痰血等,是为毒传脏腑,导致内陷变证或引发内痈。

[鉴别诊断]

一、流痰起病缓慢,有结核病史;患肢伸而难屈;局部及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约需6—12个月。

二、环跳疽疼痛在髋关节部位;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旋,患肢不能伸直和弯曲,甚则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必要时可作髋关节穿刺来鉴别。

三、风湿性关节炎多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有反复发作史;如患在髋关节,屈曲程度较轻,不会化脓溃破。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热毒壅结发病前有疗疮、痈、疖等病史。四肢或躯干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肿胀掀热,肿块色白或微红;伴高热,口渴,甚则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辨证分析:热毒之邪人于营血,热毒与气血相搏,瘀结不散,郁阻于肌肤,故有肌肉肿痛;热毒与正气交争,故高热;热毒扰乱心神,故神昏谵语;热邪耗伤津液,故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洪数为热毒炽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行瘀。

方药: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脓成时,加当归皂角刺穿山甲活血排脓托毒;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服。

(二)暑湿阻遏多发于夏秋之间,初起恶寒发热胸闷呕总,头痛头晕,四肢关节酸痛;胸部可布白瘩,大便秘结或溏泻,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夏季感受暑湿之邪,暑湿熏蒸壅阻肌肤,故见恶寒发热,胸闷呕恶,四肢关节酸痛;暑湿困阻清阳,故见头痛头晕;热盛伤津,故见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湿盛则濡泻,故见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暑湿兼热之象。

治法:清暑解毒化湿。

方药:五神汤藿香,鲜佩兰六一散醒消丸3g分2次吞服。热重,加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脓成者,加当归、炙山甲、皂角刺托毒排脓。

(三)正虚邪恋发作多次,脓肿肿势平塌,脓如败浆,新肉难生,隐隐作痛;伴神疲体瘦,热退不尽,纳差;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弱。

辨证分析:由于脓肿多处多次发作,耗伤气血,无力托毒,故见脓肿肿势平塌,脓如败浆;气血不足,则新肉难生;余毒之邪留恋,故热退不尽;脾虚失其运化,气血亏虚致机体失养,故纳差、神疲体瘦;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弱为正虚邪恋之象。

治法:益肝补血,清解余毒。

方药:四妙汤白芍白术白芷等。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散玉露散外敷,局部消肿止痛;脓成宜切开排脓,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继用红油膏盖贴。

[预防与调摄]

1.及时处理疔、疖及皮肤破损等。

2.患病之后应卧床休息,以防流注再发它处。

3.宜加强营养,并多饮开水或以新鲜西瓜代茶饮

4.髂窝流注愈后患肢功能障碍者,应适当作下肢伸屈功能锻炼,或早期进行牵引。

[结语]

流注是发生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其特点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征,应与流痰、环跳疽和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热毒壅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活血行瘀,方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暑湿阻遏证,治宜清暑解毒化湿,方用五神汤加味;正虚邪恋证,治宜益气补血、清解余毒,方用四妙汤加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外科学》书籍目录
  1. 流注《中医外科学》
  2. 流注《外科全生集》
  3. 流注《女科撮要》
  4. 流注《经验丹方汇编》
  5. 流注(外科理例 上)《古今医统大全》
  6. 流注《立斋外科发挥》
  7. 流注八穴《中医词典》
  8. 流注《外科证治全书》
  9. 流注八穴序《针经指南》
  10. 流注《外科理例》
  11. 流注不收口《急救广生集》
  12. 流注《外科大成》
  13. 流注初起治法《医门补要》
  14. 流注《外科心法要诀》
  15. 流注风初起《急救广生集》
  16. 流注《保婴撮要》
  17. 流注经络井荣说《普济方·针灸》
  18. 流注《证治准绳·疡医》
  19. 流注经络井荥说《子午流注针经》
  20. 流注《证治准绳·幼科》
  21. 流注开阖(医学入门)《针灸大成》
  22. 流注《续名医类案》
  23. 流注疬《中医词典》
  24. 流注《医宗金鉴》
  25. 流注六十穴道《针灸神书》
  26. 流注《马培之医案》
  27. 流注论《外科正宗》
  28. 流注《中医词典》
  29. 流注秘方《华佗神方》
  30. 流注《傅青主女科》
  31. 流注时日《针灸大成》

《中医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