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忌避
《千金》云∶欲行针灸,必先知本人行年宜忌,尻神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干则可。
忌除,女忌破,男忌戊,女忌己,又所谓血支血忌之类。凡医者,不能知此避忌,若逢病患厄会,男女气怯,下手至困,达人智士岂拘于此?若夫急难之际,卒暴之疾,命在须臾,宜速治之,况泥于禁忌,已沦于鬼神,岂不误哉!但一日止忌一时,如子午八法,不拘禁忌。
若忌未形之病,虽择良日,服药针灸当也。亦宜架天时日,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及早,恐人气虚,有眩晕之咎,急卒亦不可拘。若值大风大雨雷电,宜暂停之,且待晴明灸之可也。

- 论忌避《痰火点雪》
- 论纪运(平气)《古今医统大全》
- 论忌食《痰火点雪》
- 论疾诊尺《内经评文》
- 论忌食《针灸大全》
- 论疾诊尺《灵枢悬解》
- 论稷米《苏沈良方》
- 论疾诊尺《黄帝内经·灵枢》
- 论加味十全汤《外科理例》
- 论积热证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论肩背臀《冯氏锦囊秘录》
- 论积聚瘕杂虫《华佗神方》
- 论煎药必得其法《疡医大全》
- 论鸡舌香《苏沈良方》
- 论见血无寒《质疑录》
- 论藿乱症《评琴书屋医略》
- 论江冲寰先生足患治法《寓意草》
- 论霍乱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将护忌慎法《外科精义》
- 论霍乱《刘河间伤寒医鉴》
- 论将息法《疡医大全》
- 论火热二门《儒门事亲》
- 论交骨不开《济阴纲目》
- 论火法《华佗神方》
- 论交接出血作痛《济阴纲目》
- 论火不归原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交六气时日《古今医统大全》
- 论蛔《原要论》
- 论脚发《外科枢要》
- 论黄湛侯吐血暴证治验《寓意草》
- 论脚弱状候不同《中藏经》
《痰火点雪》
- 作者:龚居中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六味丸方论
- 大造丸方论
- 痰火杂症补遗
- 痰火死症
- 痰火脉
- 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
- 五脏五味补泻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 有余泻之
- 不足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发之
- 火实泻之
- 神虚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发之
- 土实泻之
- 土虚补之
- 本湿除之
- 标湿渗之
- 气实泻之
- 气虚补之
- 本热清之
- 本寒温之
- 标寒散之
- 水强泻之
- 水弱补之
- 本热攻之
- 本寒温之
- 标热凉之
- 火强泻之
- 火弱补之
- 精脱固之
- 实火泻之
- 虚火补之
- 本热寒之
- 本热平之
- 标热和之
- 胃实泻之
- 胃虚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解之
- 肠实泻之
- 肠虚补之
- 本热寒之
- 本寒温之
- 标热散之
- 实热泻之
- 虚寒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散之
- 实热泻之
- 下虚补之
- 本热利之
- 标寒发之
- 引经报使
- 五味宜忌
- 五味偏胜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