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尝闻医者。意也。盖人之致疾。有风寒暑湿劳逸之异。药之为味。有酸苦辛咸甘澹之殊非神圣工巧。焉能测其表里虚实之证。审其浮沉滑数之脉。变化顺逆。千态万状。要在因病制宜。临机应变。药不执方。随时增减。辩其温凉寒热。度其缓急重轻。定以君臣佐使。制方施治。非造诣精深。洞明阃奥者。乌能与于此哉。本朝太医院使戴元礼。得神农品尝之性。究黄帝问答之旨。明伊芳尹汤液之法。察叔和诊视之要。精东垣补泻之秘。故凡疗疾。加减用药。取效如神。虽古之扁鹊华陀。不是过矣。况其际遇明时。遭逢圣主。位总医流。名扬四海。有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之心。惟以活人为念。尝着证治要诀类方二册。藏之箧笥。甚为秘惜。惟灵隐住持永乐寺僧缵西绪者。极与为方外契交。间尝获睹。爱而录之珍藏什袭。正统辛酉。监察御史陈君嶷。巡按浙江。至宁波之慈溪。道经永乐寺。西绪以御史之先大夫。尝丞其邑。迨今颂其德政。由是情意欢洽。出其秘藏医书见示。陈君遍阅。不能释手。味其论断。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推测病源。着奇见于理趣之极。观其随病加减之妙。不特药之咸精。抑亦治疗之有据。诚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可不于是而取则焉。今陈君得之。如获至宝。亟欲锓梓。广布流传。征予为序。着其所得之由。其与人为善之意。利人济物之心。何其至哉。予惟陈君簪缨世裔。积德行善。凡有可利于人者。靡不尽心。且如今年春朝鲜国渔人数辈。泛海捕鱼。被风飘至浙江。官军以为倭寇。擒获解京。送院收候。饥寒困苦。君独念之。悉备衣粮供赡。使无失所。卒复宁归。其存心制行。率皆类是。若是书刊行使天下后世。不惟赖要诀而脱沉 。亦必转夭横而跻寿域矣。其有功于医道、康济斯民之德。岂浅浅哉。正统八年岁次癸亥十一月初四日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毗陵胡 序。

- 序《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序《奇效简便良方》
- 序《伤寒寻源》
- 序《友渔斋医话》
- 序《程杏轩医案》
- 序《养生导引秘籍》
- 序《外科启玄》
- 序《养生导引秘籍》
- 序《专治麻痧初编》
- 序《养生导引秘籍》
- 序《奇症汇》
- 序《丹溪手镜》
- 序《痧胀玉衡》
- 序《丹溪手镜》
- 序《形色外诊简摩》
- 序《本草崇原》
- 序《内经知要》
- 序《麻科活人全书》
- 序《寓意草》
- 序《脉症治方》
- 序《痰火点雪》
- 序《松峰说疫》
- 序《幼科发挥》
- 序《医学实在易》
- 序《痧疹辑要》
- 序《回春录》
- 序《痧疹辑要》
- 序《王旭高临证医案》
- 序《小品方》
- 序《类证活人书》
- 序《退思集类方歌注》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作者:戴思恭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之一诸中门
- 卷之二诸伤门
- 卷之三诸气门
- 卷之四诸血门
- 卷之五诸痛门
- 卷之六诸嗽门
- 卷之七寒热门
- 卷之八大小腑门
- 卷之九虚损门
- 卷之十拾遗门
- 卷之十一疮毒门
- 卷之十二妇人门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一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二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三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