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

《自我调养巧治病》书籍目录

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往往合并有主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的硬化,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动脉硬化有小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两种。小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后果,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失调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事遗忘、四肢发麻、情绪不稳等。

本病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病情加重,在脑血管循环机能不全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降低和情绪激动,过劳时诱发一过性脑缺血,出现暂时性偏瘫、失语、半身麻木等。由于病人伴全身动脉硬化,可见心肾动脉循环机能不全,严重时出现功能衰竭,因此应及早防治。

(一)起居调养法

(1)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有规律生活。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可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

(2)对高血压应及时治疗,定期检查。

(二)药物调养法

中成药

(1)益寿宁,每次1片,每日3次。

(2)心脉乐,每次3~4丸,每日3次。

(三)饮食调养法

戒烟酒,吃低脂、高维生素、适当蛋白质的清淡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醋等。

(1)醋适量,每天喝醋少许。

(2)花生米500克,醋适量。花生米(不去皮)浸醋,7天以上(时间越长越好),每日搅动一次,每晚临睡前嚼食花生米3~5粒,一般连服7天为宜。

(四)针灸调养法

(1)耳针:先取一侧(左、右均可),针刺交感、肾上腺、心、降压沟、内分泌等穴。用胶布固定,留针3天,然后换另一侧、穴位,方法同前。针刺4次(两耳交替),12天为1个疗程。病情好转后再针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2)头皮针:单用耳针效果不显著者,可与耳针的同时针刺头皮区前顶、目窗、头锥、后顶、百会、通天、风池等穴位(与耳针同侧)左右交替,方法与耳针同。针刺有微痛胀感,可不用胶布固定。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自我调养巧治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自我调养巧治病》书籍目录
  1. 脑动脉硬化《自我调养巧治病》
  2. 脑动脉硬化《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3. 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4. 脑顶风《中医词典》
  5. 脑动脉硬化症《老年百病防治》
  6. 脑顶风《中医词典》
  7. 脑发《中医词典》
  8. 脑电图检查《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9. 脑发《中医词典》
  10. 脑电图和脑诱发电位《生理学》
  11. 脑发《外科启玄》
  12. 脑电图的波形《生理学》
  13. 脑发疽《中医词典》
  14. 脑电波形成的机制《生理学》
  15. 脑发疽《中医词典》
  16.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医学心理学》
  17. 脑发五种 头疮 风屑 白秃 软疖 大头肿 鬓疽 耳疮(附浸淫疮) 月蚀疮 内疳疮 腮 瘰 痰核 瘿瘤《医学入门》
  18. 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学》
  19. 脑风《中医名词词典》
  20. 脑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21. 脑风《圣济总录》
  22.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3. 脑风《中医词典》
  24.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命火衰微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5. 脑风《中医词典》
  26. 脑出血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27. 脑风《医述》
  28. 脑出血《神经病学》
  29. 脑缝《中医词典》
  30. 脑出血《病理学》
  31. 脑缝《中医词典》

《自我调养巧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