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

《自我调养巧治病》书籍目录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1~3岁儿童。儿童常因骶骨弯尚未形成,直肠、肛管成直管状态,病后营养不良,坐骨直肠窝内脂肪减少,失去支持直肠的作用,多见不完全脱垂(粘膜下脱)。成年人多见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常因慢性便秘、肠疾病或精神原因,长期用力,腹内压力过度升高,使肌肉、韧带萎缩松弛,肛提肌裂孔增大,盆腔脏器由裂孔脱出。临床表现初期常便秘,排便无规律,感直肠满胀和排粪不净,排粪时有肿物脱出,可自行缩回,以后行走和用力时均可脱出,并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痛痒。

祖国医学认为脱肛是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因禀赋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收摄形成肛门松弛,升举无力所致。

(一)起居调养法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按时蹲厕,纠正便秘,及时治疗肠疾病,大便时不要蹲时间太长,平时多练习下蹲站立动作。

(二)药物调理法

(1)蓖麻子仁捣烂,敷百会、神阙、石门,两天换1次,敷药后外加热敷,1次15分钟,每日3次。

(2)苦参60克,蛇床子30克,白芷15克,银花30克,菊花19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大菖蒲9克,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煎水熏洗。

(3)庆硝30克,冲入热开水,先熏后洗脱垂部分。

(4)生附子、葱、蒜,将附子研细末,过筛同葱、蒜共捣烂,敷于百会穴或囟会穴。用于阴证脱肛。

(5)成药:气虚者宜口服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天3次。

(三)针灸调养法

取长强、百会为主穴,配以脾俞、肾俞、气海、足三里。针刺长强,手力重些,留针30分钟,针后艾灸10分钟,百会艾灸20分钟,每次主穴全取,再取配穴1~2个,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艾灸取百会、长强、神阙、水分、气海、足三里,病变局部为主穴,配天枢、横骨、大肠俞、承山等穴,每次选用2~4穴,灸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拔罐:拔长强穴,20~30分钟。

(四)饮食调养法

(1)鸡蛋1个,明矾1粒(如大米大)。将鸡蛋打一个小口,装入明矾蒸熟空腹吃,每日1次,连服1周。

(2)大米30克,苡仁60克,淮山药粉90克,猪大肠一段.将大肠洗净后,把各味药均放入肠内,扎紧两头,炖熟调味服用。

(五)按摩调养法

揉丹田、天枢、龟尾,推上七节骨。患者仰卧,用左手拇指按揉百会穴100次,再用左手掌揉摩丹田穴15分钟;再用食、中二指按揉天枢穴50次。患者俯卧,用中指按揉尾椎骨端100次;再用拇指自尾椎骨端向上直推至第四腰椎100次。

(六)导引调养法

快速收缩肛门,每分钟进行30次,每日可进行数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自我调养巧治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自我调养巧治病》书籍目录
  1. 脱肛《自我调养巧治病》
  2. 脱肛《自我调养巧治病》
  3. 脱肛《孙真人海上方》
  4. 脱肛《老年百病防治》
  5. 脱肛《中医词典》
  6. 脱肛《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7. 脱肛《备急千金要方》
  8. 脱肛《景岳全书》
  9. 脱肛《新修本草》
  10. 脱肛《千金翼方》
  11. 脱肛《凌临灵方》
  12. 脱肛《医法圆通》
  13. 脱肛《医学纲目》
  14. 脱肛《中医名词词典》
  15. 脱肛《医学纲目》
  16. 脱肛《医学集成》
  17. 脱肛《医宗金鉴》
  18. 脱发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19. 脱肛《幼幼新书》
  20. 脱发《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1. 脱肛《医学入门》
  22. 《也是山人医案》
  23. 脱肛《医述》
  24. 《临证指南医案》
  25. 脱肛《医述》
  26. 《张氏医通》
  27. 脱肛《杂病广要》
  28. 《中医词典》
  29. 脱肛《证治准绳·幼科》
  30. 《中医名词词典》
  31. 脱肛《张氏医通》

《自我调养巧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