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肿

《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胀,气机不利也。胸上不宽,谓之胸痹。有脉不横通而胀者,有浊气在上而胀者。脉不横通,宜木通茜草麦冬栝蒌贝母之属以治之,此开胸痹法也。

浊气在上,宜柴胡广皮木香桔梗半夏之属以治之,此升清降浊法也。胸之下胃之上胀者,乃胃络与心包络两络不通也,宜郁金红花续断丹皮枳实之属以治之,此调和气血法也。膈之下腹之上胀者,乃胃土不和,中焦腐化有愆,胃有停滞,土气不达而然也。虚则补之,实则消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审其寒、热、虚、实而治之,乃通调转运法也。胃之下脐之上胀者,乃脾土失职,地气不升而然也。夫胃土属阳明,可清可消,脾土属太阴,如坤之地,发生万物者也。地气上升,然后天气下降,若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天地痞塞则万物不生。治之之法,当壮火气以生土,助脾气以交肺。若谓胀无补法,但以清凉消克之药行之,或见效于一时,或不见效于一时,而地气终不上升,则天气何能下降,无论效与不效,终必死也。若小腹胀者,乃膀胱水气不能合太阳而通于皮毛也、或通其水道,或开其毛腠。若胀而兼肿,小便不利者,行其水;胀而不肿,小便如常者,解其肌。凡胀在上者欲其下,而更有横通之法;胀在下者欲其上,而兼有温散之法,所谓脏寒生满病也。若贴脐左右上下胀者,胀必兼痛,盖冲任当脐,合于气冲之动脉,冲脉逆而不舒,故或胀或痛,当以红花、归、芎、柴胡桂枝解肌和血之法以治之。若季胁两旁兼少腹胀痛者,乃厥阴之气内不交于少阴,外不合于少阳,当以调和内外、交通阴阳之法以治之。所列药味,不过陈其大概,或减或加,神而明之可也。

胀未必尽肿,而肿未有不胀者也。人身外为阳,内为阴;通体皮毛,太阳阳热之气也。阳热之气,转为阴寒,则太阳标阳,不合少阴之本热,而少阴标阴,反合太阳之本寒,致太阳皮毛之气不内通于少阴之骨髓,水气乘之,则为水肿,寒气乘之,则为寒肿,风气乘之,则为热肿。若五内无亏,而蕴酿成热,则散之、清之、行之、攻之,亦有愈者;若五内空虚,肾精竭乏,不得其治,则有性命之虞。又肿而喘,危之兆也。治得其宜,可以苟延;治失其宜,即便死矣。吾见世之肿而死者,十有八九;而五子、五皮方治之,生者十无一二。医者能知太阳之标阳本寒而主皮毛,少阴之标阴本热而主骨髓,太阳之本合少阴之标,少阴之本合太阳之标,从无形之气化而旋转以施治,不从有形之邪水而攻下以为功,庶乎其可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真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真传》书籍目录
  1. 胀肿《医学真传》
  2. 胀治验《卫生宝鉴》
  3. 胀肿的分类与治疗《中医之钥》
  4. 胀症(宜参看肿症)《医学从众录》
  5.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内经博议》
  6. 胀满诸症《文堂集验方》
  7. 《中医词典》
  8. 胀满证治《幼幼集成》
  9. 《明医指掌》
  10. 胀满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1. 障陷《中医词典》
  12. 胀满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3. 《续名医类案》
  14. 胀满统论《金匮翼》
  15. 《瘴疟指南》
  16. 胀满水肿死证《杂病心法要诀》
  17. 瘴病后将息法《瘴疟指南》
  18. 胀满水肿死证《医宗金鉴》
  19. 瘴病中将息法《瘴疟指南》
  20. 胀满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1. 瘴毒脚气《中医词典》
  22. 胀满门《养生导引法》
  23. 瘴后变症《瘴疟指南》
  24. 胀满门《养生导引秘籍》
  25. 瘴疽《中医词典》
  26. 胀满蛊胀方《医学三字经》
  27. 瘴疽《医宗金鉴》
  28. 胀满蛊胀第十二(水肿参看)《医学三字经》
  29. 瘴疽《外科心法要诀》
  30. 胀满部《本草易读》
  31. 瘴疽《外科证治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