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
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 刺要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刺要论《素问悬解》
- 刺腋痈数《黄帝内经太素》
- 刺要论《针灸大成》
- 刺宜从时《古今医统大全》
- 刺腰痛篇《黄帝内经·素问》
- 刺宜从时《针灸素难要旨》
- 刺腰痛论《针灸大成》
- 刺婴儿《针灸大成》
- 刺腰痛《类经》
- 刺婴儿《针灸素难要旨》
- 刺腰痛《素问悬解》
- 刺痈疽《类经》
- 刺阳明证《伤寒九十论》
- 刺有大约须明逆顺《类经》
- 刺血疗法《中医词典》
- 刺有三变营卫寒痹《类经》
- 刺血拔罐法《中医词典》
- 刺有五节《类经》
- 刺虚实《医学纲目》
- 刺志论《针灸大成》
- 刺胸腹《针灸素难要旨》
- 刺志论《素问悬解》
- 刺胸背腹病《类经》
- 刺志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刺心痛并虫瘕蛟《类经》
- 刺志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刺痫惊数《黄帝内经太素》
- 刺志论篇《疡医大全》
- 刺猬皮散《医林改错》
- 刺诸病诸痛《类经》
《黄帝内经·素问》
- 《黄帝内经》简介
-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 《黄帝内经·素问》
-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阴阳离合篇第六
- 阴阳别论篇第七
-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五藏生成篇第十
-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热论篇第三十一
- 刺热篇第三十二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疟论篇第三十五
- 刺疟篇第三十六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 咳论篇第三十八
-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腹中论篇第四十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 风论篇第四十二
- 痹论篇第四十三
- 痿论篇第四十四
- 厥论篇第四十五
-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 脉解篇第四十九
- 刺要论篇第五十
-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 针解篇第五十四
-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 骨空论篇第六十
-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
-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
-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 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