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
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胜,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可复数,论要毕矣。

- 玉版论要篇《黄帝内经·素问》
- 玉版论要《素问悬解》
- 玉抱肚《是斋百一选方》
- 玉版论要《素问悬解》
- 玉抱肚法《中医词典》
- 玉版《内经评文》
- 玉饼子《儒门事亲》
- 玉版《灵枢悬解》
- 玉饼子《仁术便览》
- 玉版《黄帝内经·灵枢》
- 玉伯《千金翼方》
- 玉《本经逢原》
- 玉伯《新修本草》
- 语音传导《物理诊断学》
- 玉伯《证类本草》
- 语言治疗《康复医学》
- 玉伯《名医别录》
- 语言能力检测《康复医学》
- 玉参焖鸭《保健药膳》
- 语言蹇涩《中医词典》
- 玉尘散《是斋百一选方》
- 语言蹇吃《中医词典》
- 玉池《中医词典》
- 语言发育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 玉池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语望重浊《中医名词词典》
- 玉池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语声重浊《中医词典》
- 玉带膏《奇方类编》
- 语迟诗(七言)《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玉丹配法歌《尤氏喉症指南》
《黄帝内经·素问》
- 《黄帝内经》简介
-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 《黄帝内经·素问》
-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阴阳离合篇第六
- 阴阳别论篇第七
-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五藏生成篇第十
-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热论篇第三十一
- 刺热篇第三十二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疟论篇第三十五
- 刺疟篇第三十六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 咳论篇第三十八
-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腹中论篇第四十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 风论篇第四十二
- 痹论篇第四十三
- 痿论篇第四十四
- 厥论篇第四十五
-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 脉解篇第四十九
- 刺要论篇第五十
-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 针解篇第五十四
-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 骨空论篇第六十
-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
-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
-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 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