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内经·素问》书籍目录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黄帝内经·素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黄帝内经·素问》书籍目录
  1. 五藏别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 五菜药解《服食导饵》
  3. 五藏传送之理《医宗金鉴》
  4. 五菜《中医词典》
  5. 五藏风寒积聚《医宗金鉴》
  6. 五彩野兔丝《保健药膳》
  7. 五藏风寒积聚《医宗金鉴》
  8. 五裁《中医词典》
  9.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10. 五部《中医词典》
  11.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12. 五步推运《中医词典》
  13. 五藏九窍《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14. 五不足《中医词典》
  15. 五藏生成篇《黄帝内经·素问》
  16. 五不治(轻亦可治)《疯门全书》
  17. 五柴胡饮《退思集类方歌注》
  18. 五不女《中医词典》
  19. 五柴胡饮(新方)《虚损启微》
  20. 五不女《中医名词词典》
  21. 五常《中医名词词典》
  22. 五不男《中医词典》
  23. 五常《中医词典》
  24. 五不男《中医名词词典》
  25. 五常政大论《素问悬解》
  26. 五不及《儒门事亲》
  27. 五常政大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8. 五补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9. 五常政大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30. 五补丸《备急千金要方》
  31. 五常政大论篇《疡医大全》

《黄帝内经·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