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黄帝内经·素问》书籍目录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

先病而后先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气有同气。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以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肢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肺病喘咳,三日而胁肢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肝病头目眩胁肢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背(月吕)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入定,夏晏食。

肾病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月吕)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肢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月吕)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眣。

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骨行)酸,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诸病以次是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黄帝内经·素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黄帝内经·素问》书籍目录
  1. 标本病传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 标本病传论《素问悬解》
  3. 标本病传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4. 标本《温疫论》
  5. 标本病传论篇《疡医大全》
  6. 标本《针灸素难要旨》
  7. 标本采集《临床基础检验学》
  8. 标本《外科大成》
  9. 标本采集的意义及原则《基础护理学》
  10. 标本《医经原旨》
  11. 标本处理及含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临床生物化学》
  12. 标本《证治准绳·幼科》
  13. 标本的采集《临床基础检验学》
  14. 标本《类经》
  15. 标本的采集《临床基础检验学》
  16. 标本《冯氏锦囊秘录》
  17.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检验后处理《临床基础检验学》
  18. 标本《中医词典》
  19. 标本的正确收集和保存《临床生物化学》
  20. 标本《灵枢悬解》
  21. 标本分治《医学入门》
  22. 标本《中医名词词典》
  23. 标本缓急《中医内科学》
  24. 辩证法《伤寒六书》
  25. 标本论《针灸大成》
  26. 辩证法《伤寒六书》
  27. 标本论《景岳全书》
  28. 辩证法《伤寒六书》
  29. 标本论《医学入门》
  30. 辩证法《伤寒六书》
  31. 标本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黄帝内经·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