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胸中行自天突下行至中庭凡七穴.

《经穴汇解》书籍目录

天突(素问)一名玉户(甲乙)一名天瞿(千金)缺盆之中(灵枢)颈结喉下二寸.中央.宛宛中.低头取之.(甲乙)

按玉.宝鉴作五误.素问云.任脉气所发者.喉中央二.次注曰.谓廉泉天突二穴.千金.千金翼.外台.作五寸.甲乙注.引气府论注曰.五寸.今本作四寸.聚英.医统.宝鉴.吴文炳.同.明堂.作五分.发挥.入门.大成.作一寸.类经作三寸.共不是.次注.入门.作低针取之.字误.骨度篇曰自结喉至天突四寸.是主骨度而言之.正面正身取之.甲乙经.以为结喉下.至天突二寸.是主取穴刺针而言之.故曰.低头取之也.取此穴者.低头取之.故资生经曰.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手.何则低手伤咽喉此解低头取之义也.低头则咽喉沉而针刺无害.不可不知也.今人不知低头则二寸.正面则四寸之义.谩作二说.非也.近世多自天突.至岐骨际.折作八寸四分.如然则中庭当岐骨际.不可从也.按骨度篇.自天突至岐骨际九寸.又云.膺中骨间.各一.今用九寸.即八寸四分.为中庭穴.其下至岐骨际六分.是古法也.

璇玑(甲乙)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仰头取之.(甲乙)

按玑.千金.作机.恐误.气府论云.膺中骨陷中.各一.次注曰.谓璇玑.华盖紫宫膻中.中庭.六穴也.胸博.载分寸.举其大概也.故曰陷者中.只取骨间.下同.大成.作

华盖(甲乙)璇玑下一寸陷者中.仰头取之.(甲乙)

按发挥.作二寸.入门.宝鉴.大成.金鉴.作一寸六分.共非矣.又不合骨度之数.一二肋骨.密而不疏.作一寸者.取之骨间之义也.

紫宫(甲乙)华盖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头取之.(甲乙)

玉堂难经)一名玉英(甲乙)紫宫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头取之.(甲乙)

膻中难经)一名元儿.(甲乙)一名上气海(类经)一名元见(大全)玉堂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甲乙)横直两乳间.(千金)禁刺(千翼)

按膻.千金.千金翼.外台.作HT .古通用.大全曰.一名HT 中不取.资生.类经.而作卧

金心脏篇曰.胸痹心痛灸HT 中百壮.穴在鸠尾上一寸.忌针非也.

中庭(甲乙)膻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甲乙)

按明堂.作膻中下一寸.入门.金鉴.作鸠尾上一寸.此自天突至岐骨际.作八寸四分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经穴汇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经穴汇解》书籍目录
  1. 胸中行自天突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经穴汇解》
  2. 胸中寒发脉代《针灸甲乙经》
  3. 胸中痞硬《中医词典》
  4. 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医学传心录》
  5. 胸中热《千金翼方》
  6. 胸中烦热《中医词典》
  7. 胸中热《中医词典》
  8. 胸中虫患《古今医统大全》
  9. 胸中痰方三首《外台秘要》
  10. 胸中《中医词典》
  11. 胸中有虫秘方《华佗神方》
  12. 胸正中线《中医词典》
  13. 胸中有寒《幼幼新书》
  14. 胸俞十二穴《中医词典》
  15. 胸中有物硬如龟《奇效简便良方》
  16. 胸痈《续名医类案》
  17. 胸中之府《中医名词词典》
  18. 胸膺先兆——胸膺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19. 胸中之府《中医词典》
  20. 胸膺先兆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21. 胸中之气《中医词典》
  22. 胸膺脐腹部《疡医大全》
  23. 胸主动脉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4. 胸膺《中医词典》
  25.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中医伤科按摩学》
  26. 胸膺《中医名词词典》
  27. 胸自气户侠输府两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针灸甲乙经》
  28. 胸臆生痈《奇效简便良方》
  29. 胸自输府侠任脉两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针灸甲乙经》
  30.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医伤科按摩学》
  31.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针灸甲乙经》

《经穴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