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第二行直眉头.挟中行各一寸半.却行至玉枕.凡十穴.
五处(甲乙)督脉旁.去上星.一寸五分.(甲乙)曲差后一寸(增注)禁灸(甲乙)灸三壮(按入门.五作巨字误.类经.金鉴.作曲差后五分.非也.第二行.前从眉头睛明.后至天柱.系一线定之.曲差至玉枕为六寸半.布置诸穴.
承光(甲乙)五处后二寸.(甲乙.外台.)五处后一寸(千金.千翼.次注.)五处后寸半.(资生.圣济.)禁灸(甲乙)
按三说.不知孰是.姑从甲乙经入门.作巨处后.字误.
通天(甲乙)一名天臼.(甲乙)承光后一寸五分(甲乙)
按.臼.外台.作白.宝鉴.作伯.类经.一说直百会旁一寸五分.是以承光.为五处后一寸五分.故有此解.
络却(甲乙)一名强阳.一名脑盖.(甲乙)通天后一寸三分.(甲乙)禁刺(入门)
按脑.医统.作胸.字误.外台.作反行在通天后.反行.无谓.神应经云.脑后发际上.两旁起肉上.各一寸三分.脑后枕骨.挟脑户.自发际上四寸半.然玉枕挟脑户.盖此说非也.诸书作通天后一寸五分.说见下.
玉枕(甲乙)络却后七分.(甲乙次注)七分半.(千金.千翼.外台.)挟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发际三寸(甲乙)一云禁刺.(类经)
按资生经曰.铜人云.玉枕.在络却后一寸半.明堂上下经.皆云七分半.若以铜人为误.则足太阳穴亦同.若以明堂为误.不应上下经.皆误也.予按素问注云玉枕在络却后七分.则与明堂之七分半.相去不远矣.固当从素问为准.然而玉枕二穴.既挟脑户矣.不应止七分.则至于脑盖也.铜人一寸半.盖有说焉.识者当有以辨之注曰.今以诸经校勘.在络却后寸半者是.张介宾曰.甲乙经之数.与督脉之数.不相合.盖骨度篇.载中行分寸.未言侧行.意侧行长不及中行.乃可知也.颅顶圆形不同故分寸.不可定也.络却曰一寸三分.玉枕曰七分.资生.圣济.作络却后一寸五分.发挥.类经.聚英.入门.医统.吴文炳.金鉴大成从之.非是以上诸穴挟中行.一寸五分.至此曰一寸三分.是侧行.稍狭二分.犹腹部狭于胸博也.古来之说.不可不知也.侧行之穴.难折量.故不取入发际三寸五字.根据枕骨上起肉.村上亲方骨度正误.承灵.脑空.去督脉各二寸一分.风池去督脉各二寸.络却.
玉枕.去督脉各一寸五分.天柱去督脉一寸三分.未详其所据.盖臆说.

- 头第二行直眉头.挟中行各一寸半.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经穴汇解》
- 头第二侧线《中医词典》
- 头第三行直瞳子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经穴汇解》
- 头大如斗秘方《华佗神方》
- 头第一侧线《中医词典》
- 头大《卫生宝鉴》
- 头顶点(一名二号穴)《手穴手纹诊治》
- 头疮肿年久不已《奇效简便良方》
- 头多生虱《幼幼新书》
- 头疮收口方《奇方类编》
- 头多虱生疮候《诸病源候论》
- 头疮生蛆《奇方类编》
- 头额跌破秘方《华佗神方》
- 头疮候《诸病源候论》
- 头耳诸疮方《外科传薪集》
- 头疮(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头发《外科全生集》
- 头疮《奇效简便良方》
- 头发保健《中医养生学》
- 头疮《奇效简便良方》
- 头发不生候《诸病源候论》
- 头疮《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头发不正常脱落《常见病自测》
- 头疮《古今医鉴》
- 头发过度的黑《常见病自测》
- 头疮《古今医鉴》
- 头发护理《基础护理学》
- 头疮《寿世保元》
- 头发黄候《诸病源候论》
- 头疮《幼幼新书》
- 头发门主方《疡医大全》
《经穴汇解》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叙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
- 折量分寸法
- 头面部第一
- 前发际旁行凡七穴
- 头中行.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却行至风府.凡八穴.
- 头第二行直眉头.挟中行各一寸半.却行至玉枕.凡十穴.
- 头第三行直瞳子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
- 后发际旁行凡五穴
- 耳上凡八穴
- 耳后凡十二穴
- 面中行直神庭下行凡五穴
- 面第二行.直曲差下行.凡八穴.
- 面第三行直目上临泣下行凡十二穴.
- 面第四行.直本神下行.凡六穴.
- 面第五行.直头维下行.凡十二穴.
- 耳前凡八穴
- 项颈部第二(凡十九穴)
- 卷之二
- 卷之三
- 胸博第五
- 胸中行自天突下行至中庭凡七穴.
- 胸第二行.自俞府.挟璇玑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
- 胸第三行自气户挟俞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
- 胸第四行自云门挟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
- 腹部第六
- 腹中行自鸠尾.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
- 腹第二行自幽门挟巨阙两旁各半寸.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
- 腹第三行.自不容.挟幽门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气冲及急脉凡二十六穴.
- 腹第四行.自期门上.直两乳.挟不容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
- 侧胁部第七(凡二十穴)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奇穴部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