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左右凡五十四穴)
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然谷之下.(然谷)循内踝之后.(照海水泉)别入跟中.(太溪太钟)以上 内.(复溜.交信.三阴交.筑宾.)出内廉.(阴谷)上股内后廉.贯脊.(长强)属肾络膀胱.(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关元.中极.)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 中.俞府.)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又云.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气府论云.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次注.足少阴舌下二穴.在人迎前陷中.动脉前是曰舌本.左右二也.急脉在阴髦中阴上两旁.)
经别篇云.足少阴之正.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
经筋篇云.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涌泉(足少阴脉之所出.)然谷(所溜○外台作留.○聚英曰别于太阴.跷脉之 .足少阴脉气所流.)太溪(所注)大钟(别走太阳.足少阴络.)照海(阴跷脉所生.)水泉( )复溜(所行)交信(阴跷之 )筑宾(阴维之 )阴谷(所入)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石关 阴都 通谷 幽门(自横骨以下.至此十一穴.冲脉.足少阴之会.)步廊 神封 灵墟神藏 中 俞府(自步廊以下.六穴.共足少阴脉气所发.)
按骨空论云.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甲乙经.自横骨至幽门十一穴.皆云冲脉之会者.原于此.俞穴折衷.有廉泉.
图(图)
三阴交(足太阴厥阴心阴之会)
图(图)
长强(本经所结) 关元 中极 天池(本经之会)

- 足少阴肾经(左右凡五十四穴)《经穴汇解》
- 足少阴肾经《子午流注针经》
- 足少阴肾经(左右共五十四穴)《经络汇编》
- 足少阴肾经《针灸聚英》
- 足少阴肾经(左右足及股凡二十穴)《金针秘传》
- 足少阴肾经《针灸神书》
- 足少阴肾经病《中医词典》
- 足少阴肾经《针灸神书》
- 足少阴肾经步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 足少阴肾经《脉诀汇辨》
- 足少阴肾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 足少阴肾经《普济方·针灸》
- 足少阴肾经经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 足少阴肾经《中医基础理论》
- 足少阴肾经脉歌《万病回春》
- 足少阴肾经《中医词典》
- 足少阴肾经配合五十一法《针灸神书》
- 足少阴肾经《圣济总录》
- 足少阴肾经十一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 足少阴肾经《中医名词词典》
- 足少阴肾经手心《医效秘传》
- 足少阴肾及股.凡二十穴《经穴汇解》
- 足少阴肾经图《经络考》
- 足少阴气绝《中医词典》
- 足少阴肾经图《医学指归》
- 足少阴疟《灵素节注类编》
- 足少阴肾经穴《中医词典》
- 足少阴疟《中医词典》
- 足少阴肾经穴《类经图翼》
- 足少阴脉《中医词典》
- 足少阴肾经穴《重楼玉钥》
《经穴汇解》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叙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
- 折量分寸法
- 头面部第一
- 前发际旁行凡七穴
- 头中行.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却行至风府.凡八穴.
- 头第二行直眉头.挟中行各一寸半.却行至玉枕.凡十穴.
- 头第三行直瞳子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
- 后发际旁行凡五穴
- 耳上凡八穴
- 耳后凡十二穴
- 面中行直神庭下行凡五穴
- 面第二行.直曲差下行.凡八穴.
- 面第三行直目上临泣下行凡十二穴.
- 面第四行.直本神下行.凡六穴.
- 面第五行.直头维下行.凡十二穴.
- 耳前凡八穴
- 项颈部第二(凡十九穴)
- 卷之二
- 卷之三
- 胸博第五
- 胸中行自天突下行至中庭凡七穴.
- 胸第二行.自俞府.挟璇玑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
- 胸第三行自气户挟俞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
- 胸第四行自云门挟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
- 腹部第六
- 腹中行自鸠尾.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
- 腹第二行自幽门挟巨阙两旁各半寸.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
- 腹第三行.自不容.挟幽门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气冲及急脉凡二十六穴.
- 腹第四行.自期门上.直两乳.挟不容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
- 侧胁部第七(凡二十穴)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奇穴部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