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第一
灵枢骨度篇曰.人长.七尺五寸.○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角(额角)以下.至柱骨.(天柱骨)长一尺.○两颧之间.相去七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项发以下.至背骨.(背.甲乙作脊)长二(二甲乙作三)寸半.○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中.天突也)
按类经曰.如发际不明.则取眉心.直上后.至大杼骨.折一尺八寸.此说拘拘.有头颅大而项缩者有项长颅小者.或有眉上颜额广者.此类不少.故就各部骨度置穴.盖发际不明.则使病者上视颜额.皱纹不生处.是发际.如后发际.以哑门定之.如以理说之.则其失天壤可不慎乎.
头面总图(图)

- 头面部《经穴汇解》
- 头面部《医宗金鉴》
- 头面部图诀《疡医大全》
- 头面部《神应经》
- 头面赤热《药症忌宜》
- 头面部《类经图翼》
- 头面赤肿《外科理例》
- 头面部《类经图翼》
- 头面赤肿《药症忌宜》
- 头面《针灸聚英》
- 头面疮《中医词典》
- 头面《经穴汇解》
- 头面疮《证治准绳·幼科》
- 头面《卫生易简方》
- 头面疮《保婴撮要》
- 头面《张氏医通》
- 头面发热有光《古今医统大全》
- 头面《冯氏锦囊秘录》
- 头面肥疮《外科全生集》
- 头颅异常表现《放射诊断学》
- 头面风《圣济总录》
- 头颅形状辨病《常见病自测》
- 头面风《备急千金要方》
- 头颅骨《中医词典》
- 头面风《新修本草》
- 头颅辨病《常见病自测》
- 头面风《普济方·针灸》
- 头颅X线检查《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头面风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头颅《物理诊断学》
- 头面风候《诸病源候论》
《经穴汇解》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叙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
- 折量分寸法
- 头面部第一
- 前发际旁行凡七穴
- 头中行.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却行至风府.凡八穴.
- 头第二行直眉头.挟中行各一寸半.却行至玉枕.凡十穴.
- 头第三行直瞳子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
- 后发际旁行凡五穴
- 耳上凡八穴
- 耳后凡十二穴
- 面中行直神庭下行凡五穴
- 面第二行.直曲差下行.凡八穴.
- 面第三行直目上临泣下行凡十二穴.
- 面第四行.直本神下行.凡六穴.
- 面第五行.直头维下行.凡十二穴.
- 耳前凡八穴
- 项颈部第二(凡十九穴)
- 卷之二
- 卷之三
- 胸博第五
- 胸中行自天突下行至中庭凡七穴.
- 胸第二行.自俞府.挟璇玑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
- 胸第三行自气户挟俞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
- 胸第四行自云门挟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
- 腹部第六
- 腹中行自鸠尾.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
- 腹第二行自幽门挟巨阙两旁各半寸.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
- 腹第三行.自不容.挟幽门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气冲及急脉凡二十六穴.
- 腹第四行.自期门上.直两乳.挟不容两旁.各一寸半.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
- 侧胁部第七(凡二十穴)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奇穴部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