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之病发心脾解
二阳者,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也。其病发于心脾,盖因思为脾志,而实本于心。其始也,有不得于隐曲之事,于是思则气结,郁而为火,以致心营暗耗,既不能下交于肾,脾土郁结,又转而克肾,是以男予少精,女子不月,无非肾燥而血液干枯也。且夫脾有郁火,则表里相传,胃津亦涸;大肠为胃之传道,故并大肠而亦病也。此二阳之病,当以燥火之证言,在胃则为消、为格,在肠则为闭、为鞭;至于胃腑既燥,而脾无以行其津液,则为风消。风消者、火甚而生风,脾惫而肌肉消削也。大肠之燥传入于肺,则为息奔。息奔者,息有音而上奔不下也。四脏二腑交相燔灼,阴液尽耗,故直断为“死不治”。昔王安道以肠胃有病,延及心、脾,颠倒其说,于“不得隐曲”之故,阙而未洋。喻嘉言阐发稍明,亦但言其所当然,而未穷其所以然,故更详之。
- 二阳之病发心脾解《吴医汇讲》
- 二阳一阴《中医词典》
- 二宜膏点药《明目至宝》
- 二阳三阴《中医词典》
- 二宜散《明目至宝》
- 二阳病论《医经溯洄集》
- 二宜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二阳病《儒门事亲》
- 二阴《中医名词词典》
- 二阳并病《中医词典》
- 二阴《中医词典》
- 二阳并病《中医名词词典》
- 二阴《医学纲目》
- 二阳《中医词典》
- 二阴二阳《中医词典》
- 二姓不传散《是斋百一选方》
- 二阴煎(新方)《虚损启微》
- 二香散《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二阴一阳《中医词典》
- 二香散《仁术便览》
- 二月《急救广生集》
- 二香散《医学心悟》
- 二月上壬日取土《证类本草》
- 二香定痛散《仁术便览》
- 二月胎形《女科旨要》
- 二贤汤《是斋百一选方》
- 二月胎形《竹林女科证治》
- 二贤散《回生集》
- 二月胎证《竹林女科证治》
- 二鲜饮《医学衷中参西录》
- 二月养胎《竹林女科证治》